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花一木看百態 一池一魚伴此生
——記“國粹之金魚”文化調研實踐團隊專訪南京金魚俱樂部田寶仲老師
田老師正在攪拌魚食
我們來到漁場時還是大清早,在漁場晃悠了一會,田老便騎著他那“威風凜凜”的小摩托,載著滿當當的魚食來到了自家的漁場,開始了新的一天。
看到我們幾個的拜訪,田老很是開心。短暫的接觸,便發現他是個熱情又樸素的人。田老忙不迭地招呼我們坐下后,就開始和起魚食。不一會兒,大家都嗅到了一股濃烈的大蒜味,紛紛表示疑惑。田老解釋道:“大蒜有殺菌作用,所以攪拌在魚食里,防止腸炎的爆發。現在即將進入疫期,要提前做好防疫工作,等疫期爆發再行動就來不及了。”此時大家也都恍然大悟。這就是“防患于未然”。田老忙著拌魚食,還不忘和我們拉家常,溫和地說:“看到你們來我很高興,這表示中國金魚文化還是有人關注的,但是其實在很多人眼中,金魚是‘不入流’的,古人云‘玩物喪志’,金魚也被劃為此類。在古代,很多文人士大夫飼養金魚觀賞。這個行為側面反映,在無知條件得到滿足后,人們漸漸轉向追求美學上的享受,由此衍生出了特殊的金魚文化。”隊長王廣對老師的這番話頗有感觸,“確實如此,由于當今經濟發展迅速,金魚推廣的前景仍舊是一片光明的,這是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野生鯽魚到宗教放生用途的紅色魚到如今演變出的觀賞金魚,這是個不容易的過程,但這也是人類的一大進步,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老先生,是什么促使您走上研究金魚這條道路的呢?”田老笑了笑,說道:“就一個字‘夢’。我研究了這么多年,只想圓我心中一個未完成的夢。我們家過去時貴族官宦人家,從前的那些很美的金魚已經失傳了,很遺憾,我一直想把它們重新找回來。”幾個隊員都被老師深深地感動了。
那是一顆不斷追逐奔跑的心,永不停歇。
隊員余文娟問道:“老師,我們前幾天也拜訪了其余幾家漁場,發現您這兒最大的特色有兩個,一是不用氧氣泵,二是魚的顏色尤為鮮艷奪目。您能談談這兩個特色的由來嗎?”“先說說氧氣泵吧。我一直致力于擬自然的養殖,如果有了氧氣泵,停電的時候,死魚的范圍就會很大了。平時不使用氧氣泵,讓金魚從小適應這種自然的環境,遇到更加惡劣的環境時,金魚的抗逆性會大幅提高,看到漁場外的那片沼澤地沒?我特地留下來,用來凈化水源,盡量模擬自然。這樣也更加環保。”田老看了看拌著的紅蟲,繼續說道,“至于顏色,兩個字‘經驗’。我習慣用老水養魚,這樣做的風險比較大。早晨會過氧,多余氧氣若是排不出來可能致死;傍晚會缺氧,得不到充足氧氣同樣會致死。因此此種方法要求精細的管理。”
紅蟲攪拌好后,我們一同進入漁場,看著田老開始喂魚。他打開了換水的筏,前一天的廢水汩汩流出,漁場外凈化好的水不斷注入。“我這里的魚顏色都非常鮮艷,分色清晰,幾乎不會出現過渡色。觀賞起來賞心悅目。”說到這里,田老順手撈起了一條鶴頂紅,“看它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肉瘤也發育的很好,形狀似蘑菇而不散。”這時,隊里的“專席攝影師”俞丹萍迅速調好相機拍了起來。其余隊員依舊仔細聽著老師的講解,并做著筆記。“金魚改良方向大家都各有特色,從金魚就可以看出養魚人的性格。因為每個人心中對于‘美’的定義千差萬別,我喜歡色澤光鮮的,別的老師可能喜歡素雅的,各有各的特色,不必追求統一。我們唯一統一的就是養魚的目的,一是陶冶情操,二是傳承文化。”另外一位隊員毛姚釧說道:“嗯。金魚文化的確應當得到社會的關注,它不僅是陶冶情操的工具,更是中華民族思想精華的體現。看到您每日對金魚的態度,我深深地覺得,您在金魚上取得的成功,不僅僅在于機遇,更是您的不懈堅持成就了它們。”老師聽到此時,會心一笑,“謝謝你們的夸獎。我肯定會一直堅持下去。一輩子的事業,當然會執著追求。也希望你們能夠找到一個目標,堅定地走下去。相信自己,總會有結果。”
而后大家又與田老聊了很多,他說到自己曾經練過武功時,激動地挀起了自己的腿給大家親自示范了一把。看到他爽朗自在的笑容,隊員們也都不自覺地揚起了嘴角。
這是一位用心養魚的智者,這是一位用愛丈量世界的哲學。
韓愈的《盆池五首》這樣寫道:
“老翁真個似童兒,汲水埋盆作小池。
一夜青蛙鳴到曉,恰如方口釣魚時。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種已齊生。
從今有雨君須記,來聽蕭蕭打葉聲。
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蟲無數不知名。
忽然分散無蹤影,惟有魚兒作隊行。
泥盆淺小詎成池,夜半青蛙圣得知。
一聽暗來將伴侶,不煩鳴喚斗雄雌。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數瓶。
且待夜深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
草。木。池。魚。
金魚在水中婀娜的游姿,看似平常,但影射著人類的哲學。
田老借著金魚的眼睛望著這個世界,明亮又清澈,卻領略到了世間的萬千姿態。
華中農業大學“中國國粹之金魚”文化調研暑期社會踐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