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地,60公分水深,棚高1.8米,弧形鋼筋結構,每畝造價約1萬元
用鼓風機加氣石進行底部增氧
一代苗為主,一年養兩造
據了解,小棚養蝦以投放進口一代蝦苗為主,普通外塘養殖以二代苗為主。小棚養殖的成功或許也與一代苗有關。這兩年,很多蝦苗企業和飼料企業也看準這一塊市場,在當地,一些海南和湛江的蝦苗企業已經進駐。
小棚養殖放苗密度大約8萬尾/畝,當地養殖戶反映,一代苗養殖速度快,很多人都愿意用好苗。在如東縣,一年養殖早晚兩造蝦,全年養殖的餌料系數在1.3左右,一口塘單造效益在8000元左右。(見表1)
“這里的養殖戶特別注重種苗選擇和水質調控。”顧美祥笑言,很多蝦農原來都是養豆蟹出身,在把握池塘環境、水質調控、日常管理等基礎的養殖技術方面比較扎實。他表示,目前周邊地區也開始學習這種養殖模式,也吸引了不少南方養殖業者過來交流學習。如東縣海洋水產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如東縣小棚養蝦面積約26000畝,而這個數字目前還在增加。
左為顧美祥,中間為老姚
大企介入,調研可復制性
“8月底已經有一家大的飼料企業派技術團隊到這邊總結我們模式養殖成功的關鍵點。”老姚說,他們不推銷飼料藥品,也不賣蝦苗,就是跟我們交流技術問題,包括硬件設施,飼料投喂,調控水質等。
隨后筆者致電南通蝦料市場上幾家主流的飼料企業進行求證,經確認,的確已經有大飼料企業相關技術團隊在如東縣對小棚養蝦模式進行養殖技術調研和總結,希望能夠評估這種養殖模式成功的關鍵點和可復制性,從而對其他地方的養殖有所借鑒,如果可以的話,也希望能夠復制到其他對蝦產區。此外,也有業者表示,小棚養殖模式升溫快,降溫慢,有利于蝦的生長速度,同時不受雨天的影響,內部環境穩定,在其他地方推廣有可行性。
相比與其他養殖模式,王昌翰認為,過去,很多業者覺得高位池養蝦很先進,主要是排污先進。其實養殖有兩個點,一是氣候影響,高位池沒有搭棚,跟其它池塘差不多;二是溶氧,高位池溶氧也是差不多;三是病害防控。一個行業能不能成為科學,就看這個行業的經驗跟技術能不能用數據來表達。
顯然,這兩年養殖對蝦的業者,也開始越來越注意養殖技術問題,并且因地制宜地用不同的養殖模式獲得養殖成功。飼料企業對一些優秀的養殖模式進行總結推廣,對行業而言是一幸事。從今年看來,或許,他們的努力,可以幫助更多的養蝦人。
“毛明華溫室大棚養殖的南美白對蝦,一畝賺了一萬多。 ”11日,記者來到如東豐利鎮環漁村,看到昔日的荒灘上蝦棚連成片。村黨支部書記陳昌權說:“全村土地面積2800畝,2500畝在養殖南美白對蝦,這個養蝦專業村是‘蝦王’毛明華帶出來的。 ”
走進2組漁民毛明華的80畝蝦場,他正在逐塘觀察明天捕撈上市的蝦兒。“我的這批蝦兒,今年已是第二批了,即將賣完,蘇州客人訂了兩噸,說好了明天來卡車裝。 ”
毛明華轉行養蝦才四年,竟然帶出了一個養蝦專業村,讓人驚嘆不已。“我不搞海洋捕撈后,就上岸養蟹,10多年賺了不少錢,后來,養蟹效益漸漸差了。 2009年,我改行養蝦,誰知,采購的蝦苗帶病菌,全軍覆沒,投下去的20多萬元打了水漂。”吃一塹長一智,毛明華重新坐到縣鎮聯辦的南美白對蝦使用技術培訓班的課堂充電,從專家和養殖能手那里,他學到了很多知識:“蝦苗選購生態育的沒病菌最保險,蝦兒養殖也要采用生態法。 ”
當了一個月的學生,毛明華回到家里,頭一樁事就是尋找生態蝦苗。當時,同村的漁民田國泉也準備養蝦,他登門動員田國泉:“養蝦是個致富的路子,今后養殖戶越來越多,拿外地的蝦苗質量得不到保證,你不如辦個生態育苗場,你育苗,我第一個拿你的,還幫你推銷。 ”田國泉覺得是個商機,立即飛往海南學習育苗技術,聘請水產育苗的博士團隊,聯合建立生態蝦苗繁育場。
有了生態蝦苗,毛明華專心探索生態養殖法。人家用淡水養,他用含鹽的海水養,投資鋪設了從海上引水的管道,每周換一次新鮮的海水。引來的海水,他每次都用專用儀器檢測,把帶有病菌的海水拒之塘外,避免引禍入塘。
海水養出來的蝦兒,煮熟了特別香,因此,蘇南、上海的商販收購毛明華的蝦兒每公斤高于市場價3到5元。“養生態蝦,要具備以防為主、健康安全的生態養殖理念。除了徹底清淤、用生石灰消毒外,還要選擇不帶特定病原、沒有抗生素藥物殘留的健康蝦苗,適當降低放養密度。 ”毛明華談起養蝦經滔滔不絕。“養蝦要用上乘的微生態調水劑,運用微生物產品穩定水質,它的特殊功效在于給蝦苗創造一個舒適、無病菌的環境,吃食多,長得快。 ”“這批蝦兒賣了,還養一批,一年3批蝦兒,每畝賺個3萬元沒問題。 ”毛明華說。(南通網)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