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粵東是廣東對蝦產業最后一塊蛋糕,那么汕尾無疑是這塊蛋糕最搶眼的地方。目前,業內人士估測,汕尾地區高位池養殖面積為3500畝。不過官方數據顯示,汕尾市2012年上半年對蝦高位池養殖面積為8490畝。盡管雙方數據差距較大,但亦不難看出,汕尾地區的對蝦養殖市場潛力巨大。
工業基礎薄弱,水產養殖業起步晚,如今卻成了汕尾對蝦產業的后發優勢。優越的水質資源,以浙江人為首的外地人帶著豐厚資金迅速來這里搶拍池塘。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汕尾從事水產養殖業的浙江人有1000多人,其中超過80%從事對蝦養殖。外地人大量涌入,讓汕尾地區原本平靜的土地租金變得躁動不安,這也進一步激化了汕尾地區土地矛盾。
不管沿海灘涂還是海邊沙地,租金低廉、租期長是汕尾一大特點。洶涌而來的浙江大軍獲得池塘的主要方式是轉讓,因此,粗養效益差的當地人選擇把池塘轉讓給浙江人,以此獲取利益。
七八年前簽訂的合同,當時簽訂租金是五六十元/畝·年,租期卻是驚人的25年。如此長的租期與低廉租金在當前七八百元/畝的租金襯托下,當地村民一些出格做法——不給外地人池塘通路,不允許在本村豎立電線桿——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作為中國近代農民運動發源地之一的海陸豐來說,當地農民當家作主的意識尤其強烈。被激化的土地矛盾阻礙著海陸豐蝦塘的開發,也阻礙著汕尾地區對蝦產業的發展。這也成為漁用物資企業開發當地市場,最應考慮的首要因素。
汕尾高位池集中、規模大的特點,意味著這個被當地老板看做是鈔票印刷機的高位池主要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近幾年,汕尾高位池良好的養殖效益,促使當地高位池進一步集中,個別人規模進一步擴大。
當地人的高位池養殖和浙江人的精養土池,形成了汕尾地區兩個截然不同的對蝦養殖陣營,也鑄就了該地區與眾不同的產業市場。有些企業在其他地方看似有優勢的營銷手段,在汕尾失去了威力,有些懂得客情關系的企業卻能牢牢控制住終端市場。
在汕尾,占有土地,就意味著擁有池塘,擁有池塘就是擁有市場,因此,飼料企業的資金參與新蝦塘開發成為一種新的營銷手段,有人美其名為“公司+農戶”。
“高位池”與“浙江人”是汕尾當前對蝦產業兩大關鍵詞。為此,我們試圖通過對兩個關鍵詞的闡述,把汕尾地區當前對蝦產業的發展現狀呈現給讀者。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