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記者日前在廣西北海合浦縣白沙鎮、山口鎮以及鐵山港區彬塘村委等地采訪時了解到,當地及周邊村委農民已形成在蝦塘中混養青蟹的習慣。這種混養方式不僅對對蝦成長更加有利,而且能降低農民養殖的風險,促進農民的增收。
據了解,雖然當前養蝦仍不失為農民致富較快速的一個途徑,但其弊端也相當明顯,即如果天氣不好,養蝦的風險會陡然增大,農民血本無歸的情況就會發生,如今年7月的暴雨就使合浦縣一些蝦農受到了較大損失。
據白沙鎮東海村李支書介紹,當地蝦農幾乎家家都在自家蝦塘里混養青蟹。由于青蟹的食物主要以菌類為主,而對蝦的排泄物正好可以成為青蟹的部分食物來源之一,所以蝦塘里混養青蟹,不但對對蝦沒有傷害,而且能凈化水質,減少蝦病的產生。
據了解,東海村當地一畝蝦塘放養的青蟹約為800至1000只。每只蟹苗的成本僅為幾毛錢,養殖期約為七至八個月。到收獲后,每只蟹重量可達500克左右,一般市場價格在每公斤100至200元左右,特別是農歷八月十五至春節期間,價錢尤為理想。
另據記者了解,本地不少蝦農在晚造蝦收獲以后,往往將蝦塘閑置。但實行蝦蟹混養的農戶卻不這么做,他們在對蝦收獲后仍將青蟹留置塘內過冬,等春節到來時他們再將青蟹出售,屆時價格更可達200多元/公斤,每年單青蟹養殖獲利就可超過6000元/畝。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