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2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在廣州開幕。本次博覽會以“科學開發海洋資源、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為主題,主要以展覽展示、項目簽約和海洋論壇為重點,旨在推動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和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建設。此次博覽會還匯集了國內著名海洋專家學者及學院企業代表。在展會期間,中國網記者專訪了廣東省工商聯合會主席、廣東省海洋協會會長、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丹。
廣東省海洋協會會長、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丹接受專訪
海洋環保問題突顯 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并舉
隨著我國十二五對海洋的重視,很多的產業都逐漸加快海洋經濟發展的步伐,但是海洋環保問題也在隨之升溫,海洋環保的重要性也漸漸凸顯出來。當記者與陳丹董事長談到海洋環保的問題時,陳丹董事長說到:“海洋本身具有沉淀、凈化和改善環境的功能,但隨著海洋經濟開發的腳步不斷加快,海洋本身的自凈功能遭到破壞,導致海水無法自我循環,甚至完全喪失。”陳丹表示,海洋經濟的發展,海洋資源的利用都要與海洋環保同時進行,在我國的海洋環保領域存在投入少、產出少的現狀,但是海洋環保不僅有助于循環利用,同時還有益于我們子孫后代的發展。保持環境美好,是每個國家、每個省市發展海洋經濟的基石點。
減少養殖漁業配方原料的二次污染
當記者詢問陳丹董事長所在公司是如何做好海洋環保這方面工作時,陳丹董事長介紹到:“公司在水產養殖上是從三個方面做好環保工作的,首先在配方原料的使用上,追求可消化利用率,意思就是在養殖漁業中用到的一些飼料和原料,我們科學的做到這些飼料被魚類等海產品完全消化吸收,這樣就減少了配方原料對海洋的二次污染;其次是追求生態化和工程化,養殖的環境和辦法要生態化,工程化就是魚蟹蝦的排泄要通過沉淀、處理,有規劃又達到環保要求才排出。最后借助高端技術的支撐,建立起一種循環使用的模式,真正做到零排放。”
未來海洋環保要成為一種產業
目前,我國海洋經濟主要分布于近海、淺海等地,使得海岸線附近的海域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對于如何將海洋環保建立成為一種產業,陳丹董事長強調到:今后要積極推動部分企業、集團到外海、深海進行養殖。針對外海、深海的養殖投入較大問題,需要國家對部分企業、集團進行一定的扶持和幫助。再就是依靠國家龍頭企業的帶動,進行企業之間的合作,更好的推進產業鏈接,加強對人工素質的培養,展開專業化建設,同時大力提升科學技術和科技裝備的投入。使環保成為一種產業,并得到長足發展。
陳丹董事長對記者講到:中國是個陸地大國,又是個海洋大國。我國海岸線長度為1.8萬公里,還有將近7000個島嶼和1.4萬公里的島岸線。海洋岸線的利用和開發有很大的空間,現在我們國家非常重視海岸線的開發和利用,所以海洋環保產業未來大有空間。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產人物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