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廣東海興農集團朱亮博士 、以色列理工學院Yoram Avnimelech教授、廣東海興農集團江謝武先生
控制對蝦養殖EMS(對蝦早期死亡綜合癥)的發病,成為2012年最熱門的話題,而這一點,海興農已然先行一步。
控制對蝦養殖EMS(對蝦早期死亡綜合癥)的發病,成為2012年最熱門的話題,而這一點,海興農已然先行一步。
從2010年年底,海興農在臺灣留美黃漢津博士和朱亮博士兩位顧問的指導下,開始摸索生物絮團技術,并邀請珠江水產研究所謝俊研究員等專家做指導。2012年,以色列理工學院YoramAvnimelech教授到上海海洋大學授課,并到廣東海興農集團參觀指導,對生物標苗所取得的進展給予評價并應邀擔任了顧問,此后,海興農相繼開展相關的技術研究。
筆者在其珠海苗場基地看到,標粗后的蝦苗普遍活力很好。據基地負責人介紹,像標粗到3公分左右的蝦苗一萬尾的售價大概在500元左右,其標苗的成活率比平常蝦塘標粗要高出許多。隨后,筆者就生物標苗的相關技術問題采訪了海興農集團陳苗博士。
海興農珠海基地陸基生物標苗示范大棚
陸基
充氣狀態的水池
FAM:今年國際上對于EMS(對蝦早期死亡綜合癥)的討論非常多,由亞太水產養殖中心在曼谷舉行的EMS/AJPNS突發事件報告會和GAA峰會,都對此有探討,但仍無定論。海興農的生物標苗模式已經成型,那么,具體是怎樣的?主要的技術支撐是什么?
陳錨:生物標苗模式就是利用不同菌群的繁殖特點。通過調節水體中的C/N,創造一個適合異養菌繁殖的環境,讓異養菌形成種群優勢。
生物標苗的方法起源于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方法,是微生物的無機氮同化過程,將氨氮等轉化成細菌物質。NH4++1.18C6H12O6+HCO3-+2.06O2→C5H7O2N+6.06H2O+3.07CO2通過人為添加有機碳物質,調節水體的C/N比,提高水環境中異養細菌的數量,利用微生物同化無機氮,將水體中氨氮等養殖代謝產物轉化成細菌自身成分,并且通過細菌絮凝成顆粒物質被養殖生物所攝食,起到調控水質、促進營養物質循環、降低飼料系數、提高養殖生物成活率的作用。
一般認為細菌細胞中的C/N比約為5,提高池塘水體中的C/N比將有利于細菌自身的繁殖;并且使池水中以自養性細菌為主的系統轉變為異養性細菌為主的系統,同時可將異養細菌總數從104CFU/ml提高到107CFU/ml。異養細菌數量的提高,可以有效抑制弧菌的繁殖。
FAM:這個模式解決蝦苗EMS問題的關鍵是什么?
陳錨:EMS的真正可怕的地方不在于它的發病率有多高,而是到現在為止,世界范圍的養殖專家和學者沒有給出一個信服的結論:EMS病因到底是什么?這使得我們處理起來無從下手。
EMS的高發,可以理解為:南美白對蝦本身對環境、水質有一個較寬的適應范圍,而這幾年行業養殖的從國外進口的親蝦都是犧牲抗逆性換來的快速生長品系。抗逆性變得越來越差。同時,我們的氣候環境的多變、水質的富營養化,都使得用來養殖南美白對蝦的環境變化幅度越來越大。此消彼長,EMS高發也是必然的。
EMS發病成因目前沒有最后的定論,但是從我們生物標苗的方法可以推論,四個可能原因從而使得EMS的發生大大降低:一、氨氮轉化成細菌蛋白的經典公式表明,此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氨氮和亞硝酸鹽的濃度,從而降低對蝦體的毒害和有害菌的繁殖;二、提高池塘水體中的C/N比將有利于細菌自身的繁殖,并且使池水中以自養性細菌為主的系統轉變為異養性細菌為主的系統,異養菌總數量可以提高到107CFU/ml,有效抑制弧菌,特別是綠菌和熒光的滋生,從而大大降低對蝦體的侵害;三、藻類在這個生態系統里,不再是單一的藻類,而是和其他物質,如顆粒物、異養細菌等一起組成菌團,這些菌團在充分曝氣的條件下,一直懸浮在水中。藻類不再有倒藻的現象,也就不存在藻毒,從而減少了對蝦的危害;四、蝦可以攝食含有大量異養菌的菌團,異養菌在腸道中形成占位優勢,大大降低弧菌對肝胰臟和腸道的侵害。所以,此方法可以有效降低EMS發生的機率,提高養殖成功的機會。
FAM:那么,生物標苗技術是怎么操作的?一些技術參數能不能介紹一下?
陳錨:生物標苗要有好的硬件設施,必需配備到位。標苗池塘采用水泥池或鋪地膜保證底部光滑,這樣才能充氣均勻,不留死角。考慮到淡化和過塘的需要,標苗池塘的進水和排水要很方便,并且上面還要蓋上遮陽網。采用充氣泵+納米管進行充氣增氧是很重要的。
放苗之前的準備工作要做到位,前面的清洗池塘、暴曬、準備納米管、水處理等等和傳統的方法基本一致。調整C/N,保持適宜水溫,曝氣,DO不低于4.0ppm,pH7.5-8.5之間,總堿度不低于140。培養4-7天,菌團量不低于5ml/L即可以放苗。放苗后通過調整C/N保持菌團在5-15ml/L。合理投飼,養殖25天左右即可分苗到大池養殖。
標粗后的蝦苗
FAM:在行業當中,也有別的企業使用標苗技術服務養殖戶,請問你們和他們標苗有什么區別?生物標苗和傳統意義上的標苗有區別嗎?
陳錨:生物標苗是通過調整C/N培養菌類,異養菌形成占位優勢來抑制弧菌的危害,同時,避免了倒藻形成的藻毒對“苗寶寶”的毒害。
標苗過程中,傳統的標苗是用藻類、換水等方法來降解殘餌、糞便、死藻、腐殖質等等;生物標苗始終保持異養菌在水體中優勢種群,高效降解氨氮、亞鹽,而且可以轉化為菌體蛋白,形成菌團。蝦苗亦可以攝食這些富含異養菌和菌體蛋白的菌團,使異養菌在蝦子的消化道里成為優勢種群,弧菌對肝胰臟和腸道的毒害作用就會降至最低。
生物標苗比傳統標苗標出來的苗活力好,抵抗外界變化的能力強。我們做了一個實驗,把3cm左右的5PPT鹽度的生物標苗的蝦苗和傳統標苗的蝦苗直接放到礦泉水里,24小時生物標苗的蝦苗無一損傷,而傳統標苗的全部死亡;腸道粗,離水肌肉不會發白,運輸成活率高。
FAM:目前在生產中實際應用的情況怎么樣?未來推廣的潛力在哪?
陳錨:目前在公司已經全面鋪開使用此項技術,高鹽度地區,20平方小水泥池,放苗密度1-1.5萬/平方以上(建議養殖戶放養密度在0.8-1萬/平方),水溫在28-30℃,養殖25天成活率可以達到95.7%,規格可以達到3-4cm;低鹽度地區同樣的條件,淡化到5PPT,25天成活率可以達到85%以上。
生物標苗未來推廣的潛力有以下幾方面:1、可以大大降低EMS發生的概率;2、有效的提高蝦苗的成活率;3、可以縮短養殖周期,讓池塘有更多的時間修整;4、可以防止惡劣天氣如:寒潮、臺風、暴雨對苗寶寶的影響;5、防止倒藻產生藻毒對苗寶寶的毒害;6、可以防止弧菌,尤其是綠菌和熒光弧菌對苗寶寶的侵蝕。
FAM:很多養殖戶只有一兩口塘,沒有你們公司那樣的條件,將如何推廣生物標苗模式?這對行業會有怎樣的影響?
陳錨:為了讓更多的養殖戶分享到海興農研發的成果,公司2013年推廣生物標苗模式采用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公司在合適的區域合適的場做生物標苗,養殖戶可以投放大苗來規避養殖風險,縮短大塘養殖時間,目前,公司可以運輸3-4cm的苗種2個小時車程,成活率達到98%以上;另外一條腿就是公司建立一個參觀交流、供廣大養殖戶學習的平臺:海興農珠海基地。目的就是讓大家來這里學會這種技術,然后應用到自己的養殖蝦塘。
針對有些養殖戶面積比較小,硬件設施不完善。公司研制出了用不銹鋼網和黑膜結合起來代替原來的水泥池,把它稱之為“陸基”,用這種方式標苗稱之為“陸基生物標苗”。優點是,(1)工期短、建設速度快;(2)固定資本投入少,造價低。對早春季節想放苗標粗的養殖戶,根據蔬菜大棚的設計,可以將陸基標苗放到大棚里操作。并且,可以使用鍋爐輔助加溫。養殖戶一旦掌握這項技術,將大大弱化EMS對行業的影響,提高養殖成功率和成活率。高位池中,可以將大塘養殖時間由原來的80-90天縮短為60天左右;潮汕地區以魚蝦混養粗放式中每個月標粗一批苗,每個月收獲一次蝦。更重要的一點,養殖戶掌握這項技術,做到一個月內不用藥,可以讓國人吃到更多安全的綠色水產品。(文/圖本刊撰稿人 林曉彬)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