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電白今年部分養羅非魚的養殖戶轉養了白對蝦,但整體情況不容樂觀,除了部分選擇混養的能保本外,選擇了精養對蝦的養殖戶基本都虧本,以電白前海村的邵旭智為例,1400畝池塘全部轉養對蝦后全年僅收20萬斤蝦。該村的另一位吳老板養殖的200畝精養塘也幾乎全軍覆沒。
蝦苗前期偷死情況一樣很嚴重。在《農財寶典》記者拜訪的十多名養殖戶中,基本都反映了2012年附近區域的種苗前期不明死亡問題,而且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對種苗質量的懷疑。相對于往年,2012年的蝦苗前期不明死亡高發。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弧菌可能是引起對蝦前期偷死的原因之一,從購苗時候檢測蝦苗是否帶弧菌可降低前期偷死爆發率。湛江綠泰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海坤建議,現在市面上有專門檢測弧菌的培養基,可在購苗前把少量蝦苗碾碎后根據培養基變化來判斷蝦苗是否帶弧菌。
茂名養蝦較為集中的電白縣除電城大部分精養對蝦外,大多以魚蝦混養為主。2011年,不少地方混養的羅非魚病害頻發,加上受對蝦價格利好因素的影響下,2012年不少養殖戶加大了對蝦放養密度,減少了羅非魚投苗量,甚至轉而精養對蝦。但是整體情況不容樂觀,2012年羅非魚價格持續低迷,而對蝦產量也甚低,除了少部分混養養殖戶勉強保本或僅獲微利外,大部分養殖戶不同層度地出現虧損。
“蝦苗投入池塘后要么存活時間不長、要么成活率不高,所以全年所用飼料不多,主要虧在人工成本上”,邵旭智表示,今年魚價低蝦難養,2013年可能又要重新打算。邵旭智的情況并不是個案,該村的另一吳姓養殖戶的200畝土塘更是顆粒無收,據了解,其在2012年中曾多次在某大型苗場的水東鎮基地購苗,但全部以排塘告終,“到最后苗場說可以按情況補苗,但我都不敢要了”。
也正是因為連續遭受養成率低的打擊,茂名有養殖戶已經徹底轉養。沒有轉養的也開始想方設法,通過諸如降低密度、減少單產等方法來保證養成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