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錯過銷售旺季,價格卻依然保持堅挺。今年合肥大閘蟹市場呈現出一幅奇怪的場景。昨日,記者從省內多家大型養殖戶了解到,錯過中秋、重陽等螃蟹銷售旺季,螃蟹養殖場出現滯銷,堅持不降價的商戶,不得不將春節視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錯過螃蟹最佳銷售季
“秋風起,蟹黃肥”。中秋節、重陽節本是一年一度吃螃蟹的黃金時節。不過,因為今年螃蟹推遲近一個半月錯過了最佳銷售季,多家養殖戶滯銷嚴重。
宣城一位種蟹養殖戶王南山告訴記者,往年同期在螃蟹專賣直營店內,早已堆滿黃滿膏肥的螃蟹。今年與以往不同,因七八月份連續高溫天氣,螃蟹的生長周期延緩了,錯過了原先銷售旺季的中秋節、重陽節,而在此時集中上市,缺少節日支撐和天氣迅速轉冷等因素多重疊加,養殖戶正為眼下螃蟹銷售犯難。
擁有年產規模30萬斤,安徽漁家樂生態蟹業專業合作社楊信坤告訴記者,今年產量沒有大幅減產,依然保持30萬斤的正常水平。不過由于錯過銷售黃金時節,加上中央三公消費政策限令,目前養殖場大約7萬斤螃蟹賣不出去。為螃蟹滯銷發愁的還有無為縣小老海長江特種水產公司陳忠翠,因為要與一家大型經銷商談銷路,匆匆掛斷了記者電話。
價格堅挺疑為春節出貨
“蟹將軍很難橫著走路”,這種銷售頹勢似乎正成為今年省城螃蟹市場的一種常態。但在采訪中多家水產養殖商,卻依然表示價格將保持堅挺,不會出現跳水崩盤。
無為縣小老海長江特種水產公司陳忠翠直言,相比去年自家100元/斤的中華毛絨蟹,今年價格在120元/斤~130/斤,行情再差也不降價。而另一家養殖戶安徽漁家樂生態蟹業專業合作社楊信坤也在采訪中表示,同規格蟹種,價格基本保持穩定,據情況可下調10%。
螃蟹走量不趕趟,卻依然維持著高身價。一位多年從事螃蟹銷售的王先生表示,養殖戶頂著滯銷的風險,選擇不降價促銷的策略,表面來看確實比較奇怪。但事實上,業內流行一種說法,從農歷十月初開始,直至春節前,都是吃公蟹最佳時間。而由于今年螃蟹發育時間推遲,公蟹蟹膏飽滿度也相應順延。因此,養殖戶為避免今年可能出現虧損,都將春節視為最后豪賭的時間資本。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行情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