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 Nunan,亞利桑那大學對蝦病理實驗室博士Dr.dlghtner的助理科學家,在日前發布一則消息: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EMS(對蝦早期死亡綜合癥)切實可行。在東南亞EMS又被稱為 AHPND(急性肝胰臟壞死病 )。
Linda Nunan代表該大學的技術轉讓辦公室發布了這則消息,消息中說到:導致EMS的病原體是一種常見的海洋副溶血性弧菌的一種非常獨特的菌株,該菌具有獨特的18個堿基對,這是區別于其它弧菌的特癥,也是PCR檢測的目標。該菌株的檢測目標的基因序列是獨一無二的,在NCBI(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數據庫中沒有同源基因對與之匹配。
目前,檢測對蝦是否感染EMS的唯一的方法是使用組織學檢測,但這種方法耗時而且很昂貴。檢測這種病菌的快速PCR檢測很快就會出現在市場上,將有利整個于對蝦生產行業。隨著進入美國市場的進口蝦占到總消費量的85%以上,快速PCR檢測EMS的方法對整個海鮮市場非常重要。
PCR檢測的優點
(1)快速且準確
(2)成本低,不需要進行組織學檢測
(3)能夠檢測大容量的樣本。
其實早在今年5月1日,亞利桑那大學就發現了EMS的病原體是一種獨特的副溶血弧菌,該菌通過攝食傳播,寄生在蝦消化道。經噬菌體感染后,它會釋放出強毒性的毒素。這種毒素能夠引起組織的破壞和肝胰腺功能紊亂,但不會影響人類。PCR檢測能提高孵化場和養殖場對該病的管理能力,進而找到長期的解決方案。
中國水產門戶網獨家報道,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