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正英在自家魚塘。圖片由本人提供
重慶永川區五間鎮有著“魚米之鄉、瓜果之鎮”的美譽。而第一個在此規模養魚并打造出品牌的人,是放棄企業高薪、“解甲歸田”的馬正英。
1994年高中畢業后,馬正英輾轉于廈門、廣州打工,從工資只有幾百元的生產部員工,做到了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那時,她從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養魚。
2003年,馬正英辭職回到老家永川。丈夫家里世代以打漁為生,馬正英從中嗅到了商機:“老公一家經驗豐富,做這一行應該有前景。”
四處借了18萬元,馬正英承包了51畝田地新建囤水魚池。然而,由于經驗不足,馬正英第一次嘗試失敗了。她吸取教訓,請人指導,又先后承包了20畝魚塘,用鴨糞作魚飼料,但突如其來的禽流感又讓她的魚苗夭折。
經歷兩次失敗之后,馬正英總結之前的經驗教訓,完善魚苗、養殖、消毒、防疫等各個環節,并打出了“生態綠色牌”——以無公害標準來養殖綠色商品魚。由于注重食品安全,馬正英的事業逐漸風生水起:2008年,她發起成立了永川區五間鎮水產養殖協會;2011年,她成立了永川區英創水產品養殖專業合作社,進一步打造出無公害水產品的品牌。
如今,馬正英的合作社從起初的15個社員發展到108人,面積從800余畝發展到現在的2000余畝,建有18個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年產無公害商品魚2000噸,年收入1800萬,純收入500萬,解決群眾就業300余人。今年,馬正英獲評重慶市“三八”紅旗手標兵。
馬正英告訴記者,她準備在100余畝蓮藕田里養青魚,把養殖基地打造成休閑垂釣、觀光旅游的園區,走多元化的養魚發展之路,“到時候,真的就是《漢樂府》里描述的‘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的場景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產人物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