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一年一度的大閘蟹上市季將在本月拉開序幕。今年的大閘蟹長勢如何?本報記者深入蘇州陽澄湖、上海崇明等地大閘蟹養殖基地調查后發現,由于今年氣溫不高,雨水適宜,各地的大閘蟹長勢良好,豐產已經成定局。今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閘蟹的“大年”。
不過,隨著產量上升供給增加,加上八項規定和限制“三公消費”的貫徹執行,大閘蟹的需求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供求關系的反轉,也使得眾多的業內人士對今年大閘蟹的行情走勢并不樂觀,蟹農或將迎來“增產不增收“的局面。
陽澄湖蟹
豐收在望蟹農開懷“今年的大蟹比去年多”
說到大閘蟹,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陽澄湖。
沿滬寧高速一路行駛,不到一個小時,下巴城出口,不久就來到了陽澄湖畔。棄車登船。船從一條小河中駛出,經過一道水門,豁然開朗。寬闊的湖面盡收眼底。
春節過后就投放蟹苗
快艇行駛了幾分鐘之后,速度慢了下來。前面,一方圍網將偌大的一片水域包圍了起來。從小小的水門進去,可以看到,水域的中央,停泊著一條大水泥船,船上搭建著一個房間,顯然是養殖戶日常起居之所。
這片水域的主人是吳雪林夫婦。成天在湖面勞作,兩人的皮膚被曬得黝黑,但顯得精干,干起活來動作利索。吳雪林說,他在陽澄湖承包養殖大閘蟹已經有20多年了。
“今年春節過后,在2月份的時候我就開始投放蟹苗了,比去年要早一些。”吳雪林說,養殖大閘蟹,蟹苗投放時間因人而異。有人喜歡早一點,有人喜歡晚一點。他承包的這片水域為20畝,今年投放了1萬只蟹苗。
從開始投放蟹苗,吳雪林夫婦就一直生活在船上了。“一直要到把湖里所有的大閘蟹賣完了,才會上岸回家住。”吳雪林說。
飼養成本一直在上漲
在船上,記者看到了一袋袋的玉米,還有一些小魚。吳雪林說,這就是大閘蟹的“糧食”。除此之外,大閘蟹還要吃一些帶魚之類的小海鮮。
吳雪林說,喂養方式也是因人而異。他基本按照“三天兩次”的方式喂養,一天喂玉米,一天喂海鮮或者小魚,其后暫停喂養一天。
“飼料的成本每年都在上漲。”吳雪林粗略地算了一筆賬。玉米每袋重量120斤,今年的價格是每袋175元,比去年漲了10塊錢,一年支出的成本將近2萬元;到市場上購買小海鮮的花費也要1萬多元;小魚自己抓一些,到市場上買一些,花費在數千元。這樣一算,光飼料成本一項,就在4萬元左右。
“這還沒有算圍網的成本,蟹苗的成本等。”吳雪林說,整體來說,大閘蟹的養殖成本這些年一直上漲。
“今年的蟹比去年大”
說起今年大閘蟹的長勢,吳雪林臉上洋溢著笑容。他說,今年氣溫不高,雨水適宜,加上精心的飼養,“今年的蟹比較大,大蟹明顯比去年多。”
吳雪林的愛人給記者看了看新抓的兩個螃蟹。一公一母,公蟹在3兩左右,母蟹的分量則在2兩半左右。她說,這兩個蟹還要脫一次殼才會成熟,估計公蟹可以長到4兩以上,母蟹則可以達到3兩以上。
買過大閘蟹的人都知道,在市場上,大閘蟹的價格與個頭大小密切相關。個頭越大,越能賣出高價。這也是吳雪林心情愉快的原因所在。事實上,當記者提到今年全國大閘蟹豐產可能導致銷售困難時,吳雪林依然認為這并不會對他造成影響。他說,銷售基本上分為三種途徑,一部分賣給往年固定的客戶,一部分到市場上零售,還有一部分有小販上門收購。有著陽澄湖的招牌,他認為銷售不是問題。
開捕時間初定9月20日
“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的官方開鋪時間,初步定在9月20日左右。”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秘書長嚴金虎對記者說。
今年的中秋節是9月8日。9月20日開捕,意味著陽澄湖大閘蟹趕不上今年的中秋宴了。不過,急于嘗鮮的市民也不必失望。雖然官方開捕時間定在9月20日,但不排除一部分蟹農和商家會根據市場需求選擇一些較早成熟的大閘蟹在中秋節上市。事實上,吳雪林就對記者表示,如果客戶需要,他可以在中秋節前試捕一些大閘蟹。
嚴金虎也表示,協會并不反對蟹農和企業根據市場需求,挑選少量成熟蟹提前出水銷售,讓部分消費者嘗鮮。
本地蟹
“烏小蟹”已成陳年往事崇明清水蟹賣到日本韓國
提到上海本地的崇明蟹,人們總會想起那個頭小、身底烏黑的“烏小蟹”。但其實,這一俗見已是陳年往事。隨著生態修復、蟹草共生等養殖技術的運用,在崇明養殖的本地大閘蟹不僅在國內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還出口到日本韓國。
今年產量可達12萬斤
為此,記者特地來到上海光明特種水產公司的中華絨螯蟹養殖基地一探究竟。
車到基地,一排整齊劃一的水塘隨即映入眼簾,一看便知是一個標準化的設施養殖基地。上海光明特種水產公司總經理助理馬天利告訴記者,基地規模在2000畝,2011年正式投產。 “今年的天氣很適宜。去年高溫天很多,今年高溫天少,雨水也充足,有利于大閘蟹生長。從目前來看,今年肯定豐產,大規格的螃蟹去年明顯增多。”馬天利說,初步估計,今年基地的產量有望達到12萬斤,比去年增長至少一成以上。從規格上看,大螃蟹公蟹能夠達到4.2-4.5兩,雌蟹能達到3兩-3.5兩。
馬天利介紹說,這里的大閘蟹養殖還有一個特點。與別處淡水養殖不同,這里因為處于長江入海口,養殖大閘蟹的水是“半鹽水”,既有長江水,又有一部分海水,養殖出來的大閘蟹口感別有風味。
將出口日本韓國
去年,一則本地大閘蟹賣到香港的消息引起很多的注意。大閘蟹就是出這一養殖基地。 在占據國內一席之地后,今年,這里養殖的大閘蟹還將出口到日本韓國。馬天利說,和國內消費者喜歡大規格的螃蟹消費習慣不同,日本的消費者喜歡中等規格的大閘蟹,而韓國的消費者更喜歡小蟹,韓國消費者喜歡將其冰凍起來,用來涮火鍋吃。“今年大規格的螃蟹多,小蟹少,也是一件煩惱的事情。”馬天利笑著說。
面對今年全國范圍內大閘蟹豐產的現實,馬天利表示并不擔心今年的銷售。他說,去年他們提前一個月就把基地所產的大閘蟹都賣完了。今年已經通過各個網絡平臺開始預售,上市之后也會進一步開拓若干的實體銷售點。價格方面,將基本與去年持平,或者略微上漲一些。
市場分析
產量上升三公消費受限導致供求反轉
價格下行已成業內共識
農業生產向來有“大年”和“小年”之說。對螃蟹養殖來說,今年算得上風調雨順,螃蟹的個頭和產量都要超過去年,豐產基本已成定局,可謂是“大年”。上市季即將來臨,其行情走向又將如何?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產量增加帶來的供給上升,八項規定以及限制“三公消費”導致的需求下降,供求關系的反轉,讓行內對行情判斷并不樂觀,價格下行幾乎成為一種共識。
全國產量或將增長10%
“今年的氣溫、水溫對于大閘蟹的生長十分有利。”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秘書長嚴金虎介紹說,大閘蟹從蟹苗投放到上市,中間需要經歷多次脫殼。去年由于持續高溫,大閘蟹出現難蛻殼的情況,今年天氣適宜,對陽澄湖大閘蟹生長十分有利,沒有持續高溫,雨水也很充足,為大閘蟹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大閘蟹肯定質量更好,肉質也更加豐厚。
除了老天幫忙,嚴金虎認為,水質提升也是今年大閘蟹豐產的一個原因。他說,今年陽澄湖當地政府將最后一家污染企業關掉了,同時也關掉了一些養豬場,使得陽澄湖的水質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根據大閘蟹目前的長勢和天氣情況,他估計說,“去年最終產量測算是2100噸,今年預計在2300至2500噸。”
豐產的不僅僅是陽澄湖大閘蟹。上海水產行業協會秘書長范守霖告訴記者,前一段時間他帶隊去江蘇洪澤湖大閘蟹產地交流考察。當地的一些經銷商和蟹農告訴他,今年的螃蟹長勢非常喜人,產量肯定要比去年高。
“今年氣候不錯,我們太湖這邊的螃蟹長勢良好,規格要比去年大。”蘇州市吳江萬頃太湖蟹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興良這樣對記者表示。孫興良同時也是太湖蟹行業協會和中國河蟹協會的副會長。他告訴記者,“從全國范圍來看,今年的產量肯定比去年高,我估計大約增長10-15%左右。”
“今年價格至少跌一成”
雖然螃蟹長勢良好,但對于即將到來的上市季,行內對其行情走向卻并不樂觀。
“今年大閘蟹的生長形勢大好,但銷售形勢很不樂觀。”記者在陽澄湖當地采訪時,一位從事大閘蟹生意多年的經銷商告訴記者,“我跟很多人說過,今年眼睛不要向上面看,要向下面看。”
對于今年的行情走向,孫興良同樣不看好,“今年的價格會下去,至少下降10%。”他說,往年協會都會商議一個指導價,但今年不敢定了。他說,原先是出口、三公消費這兩塊的銷售量基本上是能夠保底的,因而大概能夠知道整個市場行情走向,但現在不同了,出口生意不好做,三公消費受限,誰也不知道市場狀況怎樣,只能隨行就市。
對于看跌行情的原因,孫興良分析說,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八項規定和限制“三公消費”,導致了需求大幅減少。“大家都知道,質量好、規格大的大蟹原先都是三公消費為主,老百姓吃蟹主要圖得是實惠。”另一個是產量的上升。“價格取決于供求關系,供求關系反轉了,價格自然就下來。”孫興良說,去年太湖蟹的養殖戶們“減產不減收”,今年大概就是“增產不增收了”。
嚴金虎也認同今年的蟹市可能不樂觀,但他認為,不同品類的大閘蟹對市場的抗風險能力是不同的。他認為,作為國內名聲最大的陽澄湖大閘蟹,因為有著品牌效應,不存在賣難的現象,而且抗跌能力較強。即使是價格下跌,也會比其他地方的大閘蟹跌得少。
網上蟹券低至1-4折
螃蟹尚未出湖,“紙螃蟹”———蟹券已經橫行于市。這是近年來的一個常規現象。今年也不例外。從“紙螃蟹”銷售情況看,未來行情的不樂觀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得到印證。
“蟹券一個月前已經開賣了,網上在銷售,實體店也在銷售。”嚴金虎對記者說。他坦言,從目前了解的銷售狀況看,無論是網店還是實體店,蟹券的銷售“比去年差一些”。
實際上,網絡渠道的蟹券卻早已“赤裸裸”打起了價格戰。包括美團、大眾點評、滿座等團購網站以及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均推出了相應的蟹券廝殺。
記者在淘寶上輸入“大閘蟹”字,結果跳出了“共3.98萬件寶貝”。排在前面的幾個店家顯示的成交數據都在上千筆,其中一家已經超過了5000筆。從顯示的標價來看,這些網店的折扣力度非常之大。以蘇州一家銷售陽澄湖大閘蟹的賣家為例,這家店里一款價值1068元的豪華禮盒螃蟹,目前正以268元的超低折扣優惠銷售,算下來相當于打了2.5折。
另一家天貓店,原價998元的10只裝公蟹的提貨券,實售99元,8只裝的母蟹原價518元,實際售價88元;原價658元的10只裝售賣228元、京東京品惠上原價1588元的蟹券實售價格488元。可以發現,多數團購平臺的價格基本在1~4折。
消費調查
近九成受訪者買蟹看重產地
今年價格行情:四成看跌五成看平一成看漲
為了深入了解市民的大閘蟹消費行為,本報聯合辰智咨詢進行了一次網上調查。調查顯示,在購買大閘蟹的時候,消費者首先看重的是產地,其次才是品牌;在網上購買大閘蟹,消費者最擔心的,是以次充好。
“在八項規定和三公消費限制下,你認為今年的大閘蟹價格行情如何?”針對這一問題,37.23%的受訪者認為會下跌,52.13%的受訪者認為與去年持平,僅有10.64%的受訪者認為會上漲。62.77%的受訪者表示,今年依然會購買蟹券贈送親戚朋友。
在購買途徑上,調查顯示,水產批發市場成為消費者首選,選擇率高達40.43%,其次是超市、菜場、網上以及產地。
對于大閘蟹的價格(一般規格,每500克),調查顯示,39.36%的受訪者認為50-60元是合適的價位,80元以上的接受度為9.57%。
購買大閘蟹,87.23%受訪者首先注重的是產地,只有12.77%的受訪者首重品牌。陽澄湖是受訪者最熟知的的大閘蟹產地。45.74%的受訪者表示,今年秋天將會驅車直接到陽澄湖畔吃蟹。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行情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