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在陽澄湖看到,一家可容納近200桌的某酒家,曾是該地區有一定影響力和價格風向標的酒家,如今也是經營慘淡。前臺服務員介紹,現在高峰期也僅有數十桌能夠開張,不到百分之五十。
在這家酒家的廚房,大規模的現代化設備廚房顯得清靜,長條不銹鋼廚桌上倒扣著一些廚房用具,只有一小塊面積正在準備菜肴,六七名廚師慢條斯理地烹調,每人燒炒一兩個菜肴而已。廚房門口,多名上菜工靠墻而坐聊天。廚師幫工說:“往年一天要捆扎近千只大閘蟹,手都被大閘蟹扎痛,現在一天能捆扎百只就算很好了”。另一名專職蒸蟹的廚師也在兼職掌勺炒菜、燒湯,見到記者自豪地說:我是陽澄湖蒸蟹高手。但今年,他蒸蟹數量明顯降低。
同樣,一家蟹農自己開設的農家樂光景也差不多。雖然只有4個圓桌,每次只能接待近40人,往年吃大閘蟹的高峰期,他要接待數百桌的客人,還必須提前電話預約,否則無法容納接待。每次用餐完畢還要為客人準備大閘蟹禮品箱,有吃有帶,一年銷售達數千只大閘蟹,收入百萬余元。店主說:如今只接待了還不足50桌,都是一些家庭型老客戶,生意清淡了,小工辭退了,兒子也做幫手端菜,愛人負責洗碗,我負責接待。
回到上海,在銅川路,路旁有人不斷招手示意停車,甚至站在路中央攔車推銷大閘蟹。在公款送禮被制止后,大閘蟹的銷售確實在下降。一家經營陽澄湖大閘蟹和銷售禮品券的店鋪,由于生意清淡,幫工無事可做,都坐在馬路旁、廣告牌前曬太陽。一位老板說:“往年我們銷售額都在數百萬元,一對大閘蟹蟹在200元左右,如今大約在70元,街頭路旁還有人賣10元一只的,這生意實在無法做了。如今,只能吃往年的老本了。”
大閘蟹自述
每逢秋天,是我們陽澄湖大閘蟹“長大成人”的季節,也是人們追追逐我們最為熱情的時候。此時我們已不再是簡單的食品,而是炙手可熱的禮品,成為交流感情的“敲門磚”、關系戶的“試金石”、生意場的“鋪路石”、公款消費的“犧牲品”,我們的價格也就被一抬再抬。往年秋季3個月里,陽澄湖各大蟹舫、酒店好不熱鬧,壓軸美味總是我們大閘蟹,我們粉墨登場博得食客們一片稱贊。食客們酒足飯飽后,我們一箱箱被裝入車輛后備箱,成為禮尚往來的饋贈佳品。自從中央八項規定出臺,我們的身價有所下降,兄弟姐妹們也不像往年那么“橫行霸道”,高價炒作時代似乎一去不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