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5月6日,廣東佛山市南海區出臺《無證漁排清理整治工作方案》。該《方案》規定,南海區自然水域不允許從事任何形式的人工養殖。將于2016年8月前,完成全區所有水上漁排的清理整治工作。
據介紹,2003年起,南海區開始出現無證漁排。特別是從2012年開始,受魚塘租金大幅上浮、自然水域河鮮深受喜愛以及江河休閑旅游觀光業發展等因素影響,無證漁排的數量和規模快速增長,由原來的十幾家迅速增加到上百家,規模也大幅擴大,最大漁排占水面面積達5000平方米,全區漁排總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這些漁排的經營范圍,從原有的吊養養殖,發展到投餌養殖、餐飲服務、休閑娛樂等。這不僅存在安全隱患,也影響航道交通安全,部分漁排經營活動還妨礙西江、北江大堤的防洪安全。漁排的無節制生活污水排放和飼料投放,也降低了佛山及周邊市的飲用水質量。因此,南海區出臺該《方案》,以解決漁排帶來的安全隱患,最大程度保護水資源、保障江河大堤和航道安全。
該《方案》規定,南海區自然水域不允許從事任何形式的人工養殖。將于2016年8月前,完成全區所有水上漁排的清理整治工作。清理整治主要為發動無證漁排業主自行拆除和啟動法律程序強制拆除兩種方式。為給無證漁排業主提供一定緩沖期,拆除行動將限定期限,盡最大可能減少業主的經濟損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