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武山縣龍臺鄉人靠著山泉水,養起了冷水魚,不少養殖戶建起了新房,買了小轎車,遠居深山一隅的龍臺人如今陸續過上了好日子。日前,記者來到武山縣龍臺鄉腰莊村和董莊村冷水魚養殖場,魚池里的虹鱒、金鱒游來游去,前來觀光旅游消費的游客接二連三。冷水魚養殖為武山南部山區群眾闖出了一條致富路。
龍臺鄉腰莊村和董莊村,位于西河上游,上游植被良好,山溪匯集,年平均水溫在5℃~19℃之間,發展養殖虹鱒、金鱒、七彩鮭等冷水魚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談起冷水魚養殖,該縣金水灣冷水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經理楊茂榮說:“近幾年通過養殖專業合作社,冷水魚養殖已經由10年前的幾戶人發展到現在的50余戶。投資多分紅多,最多的一年能拿個30萬元!
為了解決群眾發展養殖和農家樂缺少資金的困難,龍臺鄉通過各種渠道為群眾協助解決貸款,2012年已爭取貸款300余萬元。年初養殖戶董君義由于操作失誤,死了兩池魚,損失6萬多元,鄉政府及時協助貸款10萬元,幫助他渡過了難關。龍臺鄉董莊村駐村干部康文亮說:“董君義以前家里情況比較困難,通過養魚,現在購買了新房,魚池也發展到6個,改變了貧困面貌,過上了熱火日子。”目前,龍臺冷水魚遠銷蘭州、西安等地市場。專家估算,武山冷水資源量可承載300噸以上的冷水魚養殖生產能力,年產值可達到1000萬元以上。
在壯大冷水魚養殖的同時,龍臺鄉還大力培育以農家魚莊為主的產業延伸鏈。龍臺鄉鄉長郭紅海說,近年來,龍臺鄉先后投資150多萬元硬化村道,新修護村堤防,為金水灣冷水魚養殖場至董莊新村道路兩側鋪設“U”型槽道路,建起了300平方米停車場,綠化、美化工程同步實施。發展冷水魚養殖,切實為武山南部山區群眾闖出了一條致富之路。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