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金秋收獲季,又到蟹肥蝦壯時。
河蟹和河蝦雖是餐桌上的好搭檔,在水中卻是冤家對頭,見面常會發生“生死之戰”。
10月27日上午,在鹽都區岡中街道書樓村二組一塊百余畝面積的池塘里,記者卻看到了另一番場景:膘肥體壯的河蟹揮舞著“大鉗子”爬上了圍欄,個頭不錯的河蝦也在水中展示自己的快速移動能力……這里的蝦兵蟹將們沒有“刀兵相見”,而是和睦相處。
原來,這里是鹽都區創業典型——鹽城笑辰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燕平嘗試蟹蝦混養的蟹蝦塘。
“今年氣候條件給力,混養的蟹蝦豐產,再過幾天就能出手。”說起蟹蝦產量,今年40歲的王燕平一臉豐收的喜悅。“差不多比去年增收30萬元左右,賣個100萬元沒問題。”她說。
眼前的王燕平自信滿滿,談起養螃蟹和河蝦頭頭是道,讓人很難把她與下崗失業人員聯系起來。
“以前從沒想過會跟這些蝦兵蟹將打交道。”談及創業經歷,王燕平很感慨。2003年,王燕平因家庭原因從岡中衛生院會計崗位下崗回家。2004年,她丈夫也從岡中獸醫站落聘回家,家里一下子失去了經濟來源。
“那是最艱難的時候。”王燕平說,那時候,兒子要到市區上小學,她就到市區租了間房子,邊打工邊照顧兒子。
就這樣辛苦了幾年。2012年年底的一天,一則關于國家鼓勵全民創業的消息,激發了王燕平的創業激情。她多方考察,確定發展蟹蝦混養養殖項目。
“從一個只吃過蟹蝦的會計變身為蟹蝦塘‘塘主’,這難度可想而知。”回憶創業沖動,王燕平現在仍覺得難以置信。她動員村里88戶村民流轉了位于蔡中河、大寨河等4條河圍成的115畝半廢棄“孤島”土地,并東拼西借湊齊了啟動資金。短短3個月時間,她整好了115畝蟹蝦塘。
河蟹捕食河蝦是生存的本能,如何讓蟹蝦不打架?王燕平向書本學習,向行家里手求教取經,很快掌握了池塘試水、栽草、消毒、水質化驗、飼料配制、防病治病等技術,2014年,蟹蝦混養取得成功,實現豐產豐收,創收70多萬元。
“只要讓河蟹吃好吃飽,它就懶得動手動腳去打敗并吃掉河蝦。”王燕平很有經驗地說,同時,還要在蟹蝦塘里種植適宜水中生長的水草,萬一河蟹發動攻擊,河蝦就能躲進水草里保命。
蟹蝦混養,讓一個池塘變身兩個池塘,產出比單純的養蟹高出近一倍,這也讓王燕平今年就能還清所有債務。
王燕平蟹蝦混養成功的消息迅速在村里村外傳開了。西圩組村民楊坤、陳堯組村民陳龍祥先后前來求教,她不僅傳授技術,還贈送技術書籍,他倆去年每人創收30多萬元。村民王書慶在她的幫助下也養起了蟹蝦……在王燕平的示范引領下,書樓村及周邊的花吉、楊韋、民生、瓦屋等村居掀起了特種養殖熱,村民家門口致富增添了新路子。
“蝦兵蟹將”讓王燕平收獲了創業成功,更獲得了村民們的贊譽。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