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華南對蝦養殖陷入病害困局,不少有技術的養蝦人開始北上,尋找對蝦養殖的新領地。南美白對蝦養殖開始從南向北,從沿海向內陸發展。湖北及其周邊養蝦擁有萬畝水面、數十萬畝池塘可待開發,內陸對蝦養殖規模初顯端倪,出現多點開花,養殖面積逐年增加的局面。暴利也吸引了投資者的眼光。然而,暴利背后,隱藏著哪些憂患?曾經在廣東、廣西出現的“臺山曲線”會不會繼續上演呢?
萬畝水面分散各地,數十萬畝池塘可待開發
10 多年前,湖北地區就有人嘗試養殖南美白對蝦,但受到苗種、蝦苗淡化技術、養殖技術等配套設施的限制,對蝦的養殖規模一直維持較低的水平,不成氣候。隨著華南對蝦養殖陷入病害困局,不少有技術的養蝦人開始北上,尋找對蝦養殖的新領地。南美白對蝦養殖開始從南向北,從沿海向內陸發展。湖北養蝦氛圍的興起進一步刺激苗種、藥品、飼料廠家的技術推廣和市場開發, 湖北的對蝦養殖規模初顯端倪,出現多點開花,養殖面積逐年增加的局面。
據武漢澳華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白對蝦項目部項目經理王文璞介紹,2016 年湖北地區的對蝦養殖面積將近 7000 畝,養殖區域分散,在仙桃、東西湖和新洲相對集中。
此外,離武漢僅有 200 多公里的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也有約 3000 畝養殖面積。為了更好地耕耘市場,飼料廠一般會把這兩塊市場集合在一起管理,養殖面積近 1 萬畝,相比 2015 年增加了約 50%。按照一年養殖一造, 平均畝產 500 斤來計算,湖北以及河南信陽對蝦飼料的市場容量約為 2500 噸。2015 年對蝦飼料銷量最多的應屬正大,有 500 多噸。正大憑借其苗種的優勢在當地則采用蝦苗捆綁飼料的銷售方式。其他如海大、澳華、粵海、明 輝、恒興、統一、大樂等企業的銷量在 100-300 噸之間。當地南美白對蝦飼料價格 41% 蛋白 1 號料,市場售價在8500 元 -8800 元 / 噸,地區偏遠的會加收相應的運費。
2500 噸蝦料是一個非常小量,在廣東的不少經銷商一年的銷量也能突破 2500 噸,何況湖北養殖區域還分散在全省以及周邊不同的區域。這樣量小又分散,淡季時間長的市場環境,各大投入品包括苗種、飼料以及動保的企業在湖北投入的人力資源都是相當少的。 大部分是通過負責特種飼料業務員直銷到養殖場或者通過特種料的經銷商進行兼銷。而對于兼銷的無論是業務員還是經銷商都沒有大多精力顧及到對蝦的板塊,技術服務更是奢談,養殖戶通過區域的帶頭人聚集成一個整體,便于蝦苗、 飼料、動保、到賣蝦,同時也能相互之間的技術交流和學習。
而武漢澳華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則看好湖北對蝦飼料市場的前景,2015 年年底專門成立一個 4 人的銷售團隊,開發湖北市場蝦料市場。“我們的蝦料銷售團隊都是養過蝦的實戰派,我們能帶給養殖戶的不僅僅是飼料,從苗種的把關、淡化、養殖技術指導到賣蝦,我們團隊都能給予養殖戶服務。”王文璞介紹,隨著外來資本的投入,未來華中對蝦養殖的面積增長速度會越來越快。
流通渠道受限,賣蝦周期長
受到氣候條件的限制,湖北對蝦投苗的時間要比華南推遲一個月以上,一 般從 5 月底 6 月初開始投苗,養殖 3 個月后,對蝦規格達到 45 支 / 斤以上, 即可賣蝦。當地對蝦流通以活蝦走批發市場、餐廳為主,蝦販子會根據市場的訂單來蝦塘抓蝦,數量從幾百斤到幾千斤不等。 賣活蝦的好處是價格高,但每次的需求量都很少。據了解,湖北的蝦價要比珠三角的貴 6 元 / 斤,2015 年價格基本在 25 元 / 斤左右,但價格不會因為對蝦的規格大而增加。養殖戶通過地籠抓蝦,少量多次地賣給蝦販子,一口池塘蝦往往需要持續很長的時間才能賣完,短的要一個多星期,長的持續一個多月。倘若遇上對蝦發病,這批蝦就難有銷路,養殖戶也只能讓蝦在池塘里自生自滅,相當于給這塘蝦判了“死刑”。
湖北的對蝦養殖分散,每個小區域 都一個養蝦的帶頭人,從苗種、飼料、 動保產品到最終的賣蝦都是由帶頭人來牽頭協調。由于當地沒有苗種場和淡化場,蝦苗空運到武漢,在轉到養殖場,養殖戶通過帶頭人或者自己淡化,正大P5苗銷售價格 350 元/萬尾,而淡化好的則需要 420 元 / 萬尾; SIS 的 P5 苗則要 160 元 / 萬尾,淡化好的則需要 260 元 / 萬尾。
湖北養殖對蝦的人群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當地的養殖戶,他們的養殖規模小,池塘的面積一般在 20-30 畝之間, 而另一部分則是帶著資本從其他行業跨界來養殖的投資客,他們的養殖面積在 100 畝以上。
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后暗藏殺機
據了解,2015 年湖北對蝦養殖成功率在 60% 以上,成功的大部分是管理 20-30 畝小面積養殖戶,這部分養殖戶效益可觀,畝利潤過萬的也大有人在,100 畝以上大面積的養蝦場幾乎都是虧損的。王文璞認為,這跟養殖對蝦需要精細化管理有關,養殖面積大了,管理不到位,容易出問題。 “我在華中這邊也看到華南地區的那種曾經的瘋狂。”某資深行業人士表示,華中對蝦養殖群體中,特別是外來的投資者占有的比例不少,浙江人群體也在考察著這塊市場。在他們眼里,投資對蝦養殖的周期短、回報率極其高的項目,投資 1 元,3 個多月可以獲得純利潤 2 元,回報率是 200% 以上。在暴利的誘惑下,高密度養殖,規模化養殖必然成為一種趨勢,而背后帶來的環境污染,病害傳播必將影響后續的養殖成功率。
對蝦養殖是個精細化管理的過程, 養殖成功細節把控非常重要,但有投資者在技術管理人員未能配備到位的時候盲目擴大產業規模,養殖管理跟不上,不注重健康的、可持續的發展的養殖思路,最終依然會陷入病害難的困局,“臺山曲線”可能又會在湖北上演。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