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4月上旬第一次蛻殼的順利完成,5月初又迎來河蟹養殖的第二次蛻殼高峰期。5月份做好以下幾點,能促進河蟹第二次順利蛻殼,提高其成活率,為后期的高產量打好基礎,贏在起跑線。
一、做好“降亞硝酸鹽”
4月份下旬,部分青苔死亡腐爛,耗氧嚴重、連續陰雨天氣比較多,水草光合作用弱等,底層水體形成一定的“氧債”導致底質變化,亞硝酸鹽指標偏高,對河蟹生長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5月初,河蟹第二次蛻殼的高峰期,嚴重的會導致河蟹蛻殼不遂、蛻殼成活率低等問題。
建議方案:使用氧化性底改(爽水寶),氧化水體中的亞硝酸鹽,迅速降低其在水體的濃度,并通過使用微生物制劑(正腸寶)分解水體中的有機質,降低亞硝酸鹽來源的積累,雙管齊下,達到標本兼治,降低亞硝酸鹽,長期穩定水質的效果。
二、做好“保肝護腸”
4月底,發現大部分的河蟹出現輕微的肝白化、腸炎,食線不清晰等問題,影響河蟹后期生長。
蟹——腸炎
蟹——肝白化
建議方案:5月份定期拌喂B族維生素(護肝寶)和乳酸菌(正腸寶),預防、改善河蟹肝白化和腸炎的問題,提高河蟹免疫力。
用量:20斤飼料 + 1包護肝寶 + 1瓶正腸寶(調理);40斤飼料 + 1包護肝寶 + 1瓶正腸寶(預防)。
三、做好“補鈣”
5月上旬是河蟹第二次蛻殼高峰期,蛻殼期間河蟹需要補充大量的鈣、鎂、磷、鉀等微量元素,迅速使自己的新殼“鈣化”。但河蟹蛻殼期間會停止攝食。
建議方案:在水體中補充足夠的以鈣為主的微量元素(蝦蟹活力寶),并適當的補充促蛻殼素,保證河蟹新殼迅速“鈣化”的同時,提高其蛻殼同步率,減少蛻殼期間的互相殘食,提高成活率。
四、做好“水草養護”
俗話說“蟹大小,看水草”,可以看出,水草在河蟹養殖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水草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控制適當的覆蓋面積,一般達到60%的覆蓋率最佳。水草過多,會引起池塘底層水草腐爛,夜晚水草呼吸作用,會造成底層溶氧不足;餌料不能落到水中,造成餌料的浪費,如果沒有及時處理,養殖后期腐爛后,會引起水質惡化,嚴重的造成河蟹翻塘,造成損失。
建議方案: 5月份,水溫開始上升,伊樂藻開始生長旺盛,做好“打頭”養護工作。“打頭”工作須保證幾點:天氣不好不剪、水草狀況不好不剪、螃蟹脫殼不剪、水質不好不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