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環境下,國內整體經濟正面臨著一系列的的挑戰和下行壓力,多領域的產業提質步伐和結構調整節奏也在曲折中加快。水產行業的市場行情同樣也是不容樂觀的,這一年來,被視為網紅爆品的小龍蝦的價格中途也被腰斬,四大家魚也遭遇歷史性的寒冬,鱖魚、加州鱸、黑魚等多種特種魚更是處于持續疲軟的低谷,水產養殖不易,在市場風暴肆虐下,養殖戶的內心更是十分忐忑!
給養殖戶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管養殖什么都似乎不容易賺錢了,一方面水產品市場行情持續低迷,另一方面食品安全、環保政令不斷擠壓著養殖戶的生存空間,在大方向下,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給各生產環節和生產要素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規定,不僅利潤空間收窄,養殖限制也增加了不少。但是,對于養殖戶來說,有利潤能賺錢才是王道,養殖模式的改進和技術的提升是一方面,養殖結構的優化也是至關重要的,用一句經濟學的話來形容就是:市場是決定資源配置的第一要素,說白了,養殖什么有利可圖才能養什么。而當前一波又一波的行情波動擾亂不少人的思路,在選擇上無所適從,一不小心就成為了接盤俠,畢竟水產品的價格變化太快了,很多時候讓人措手不及。
今天,水產養殖網的小編想介紹一條曾經被國家明令禁止養殖的水產品種,不僅很多人不敢養它,吃它更是有著巨大的生命危險,而它在水產品中卻十分容易辨認,因為它在出水的時候會發出豬一樣的叫聲,沒錯,它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河豚。
河豚在我國品種多樣資源豐富,不僅在沿海一帶有分布,在長江、珠江也有分布,有的活動在海洋的中下層,有的也能生活在淡水里,每年漁民都能夠捕獲200噸以上。但是,河豚是一種有劇毒的魚類,古人對于河豚的毒性也理解深刻,沈括的《夢溪筆談》曾寫道:“吳人嗜河豚魚,有遇毒者,往往殺人,可為深戒。”據了解,河豚毒素為耐酸耐高溫的動物性堿,是自然界毒性最強的非蛋白物質之一,中毒后將出現口、唇、舌尖、手指輕微麻木等早期癥狀,隨后還會嘔吐、步行困難、言語困難,進而出現血壓迅速下降、呼吸困難,直至意識消失,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由于有毒的特性,河豚在大概30年前被禁售,直到2016年國家才有條件地放開了河豚的養殖和加工制品。當然,并不是全部放開只是放開了紅鰭東方豚和暗紋東方豚這兩個品種的養殖和加工制品。因為這兩個品種已經有了二十多年的經驗積累,另外目前河豚活魚和整魚依然是禁止銷售的。
《通知》中指出,先行有條件地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鲀和養殖暗紋東方鲀兩個品種產品的加工經營。參與起草該通知的中國漁業協會介紹說,我國沿海常見的河鲀有40余種,這兩個品種是人工養殖時間最長、控毒養殖技術和出口內銷市場最為成熟的兩個品種。農業部自從1993年就成立了“河豚魚安全利用協作組”開展研究,結果表明,養殖河鲀的毒性含量明顯降低,且經過無毒加工處理,可安全食用。試點工作成熟后,再考慮逐步放開其他養殖河鲀品種,或放寬產品上市條件。
在福建省漳浦縣佛曇鎮東坂村,戴云峰是當地河豚魚養殖大戶,養了20多年暗紋東方鲀,2000多畝的養殖面積,是村里數一數二的養殖大戶。之前由于缺乏市場認可,加上河豚的有毒特性和內部惡性競爭,一直沒有穩定流通銷售渠道,價格也像過山車一樣,價格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480元一斤,最低的時候只能賣到十幾塊錢。2018年,他的養殖基地,終于通過國家有關部門驗收,成了暗紋東方鲀養殖、加工“雙備案”企業。起初,顧客對于河豚的毒性心存顧慮,不敢嘗試。為了打消大家的顧慮,戴云峰就帶著產品和一口鍋,來到了世界文化遺產——南靖土樓,這里每年有450多萬游客游覽。當地政府很重視河豚產業的發展,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讓戴云峰在現場給游客做免費品嘗活動,戴云峰先吃,游客看到老板自己吃了,膽子也就大了起來,慢慢的有人愿意進行嘗試、購買。
在戴云峰的不懈的努力下,佛曇鎮的河豚影響力和知名度慢慢擴大。戴云峰還用河豚皮開發出一系列護膚品,產品主要通過電子商務渠道銷售出去,河豚肉做成水餃、魚丸等速凍產品,這也讓一條河豚的附加值提升10倍。在戴云峰的推動下,佛曇鎮成為福建省最大的河豚養殖基地,河豚養殖面積3萬多畝,年產量3000多噸,年產值達8億元。
佛曇鎮河豚協會 會長戴云峰戴云峰
戴云峰的養殖經歷正像河豚魚產業的一個縮影,“河豚魚“解禁”之后,行業發展面臨著重新洗牌”。中國漁業協會會長趙興武表示,中小養殖企業將被逐漸納入規模化養殖基地的管理中,未來“公司+基地+養殖戶+標準化”的模式將成為主流,不符合規定的將會被淘汰出局,符合規定的即將壯大。在消費端,河豚魚及相關產品也吸引了天貓、京東、盒馬鮮生、本來生活網等生鮮電商進行全面合作,河豚魚及相關產品正越來越多地進入消費者視線。
今年年初,農業農村部發布第155號公告,公布14個經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水產新品種,暗紋東方鲀“中洋1號”赫然在列,新品種的公布推廣將有力促進水產養殖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據悉,“中洋1號”是以1993年-1994年從長江干流如皋、江陰、揚中段收集的野生暗紋東方鲀6500尾個體為基礎群體,以耐低溫為目標性狀,采用群體選育技術,經連續5代選育而成。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未經選育的暗紋東方鲀相比,12℃以上正常攝食,最低攝食溫度降低了4℃;越冬成活率平均提高11.8%。適宜在江蘇、浙江、上海、廣東、福建、海南等人工可控的淡水和咸淡水水體中養殖。
這兩年養河豚的利潤有起有落,只要不是特別的價格,總體還是個不錯的品種。2017年3月份最低的時候只有13元/斤,7月份又漲到30元/斤以上,價格漲跌也是比較猛。水產養殖網了解到,過冬前賣掉的話,河豚魚的成本大概20元/斤不到,過冬以后的話成本要上升4-5元/斤,12月份中旬,河豚魚的塘口收購價格大概是26元/斤(新魚)31元/斤(老魚),比12月上旬微跌了2-3元/斤。以廣東中山坦洲鎮為例,今年8-11月份新河豚魚收購價格基本穩定在28-29元/斤,老魚穩定在32-33元/斤。7月份河豚魚收購價格大概是24元/斤,6月份大概是22元/斤,4-5月份大概是24-25元/斤,2-3月份大概在20-21元/斤。總體來說上半年價格略差一些,每斤魚的利潤空間大概是3-6元/斤;下半年每斤魚的純利潤大概在8元/斤以上。相對來說,河豚魚的養殖利潤還是很可觀的。
但是養殖河豚的人卻不多,這是為什么呢?可能的原因有幾個,一是不了解國家有關河豚的政策,怕觸犯了相關法律,不僅血本無歸還有可能坐牢。二是沒有專門的渠道,怕銷售不出去虧本。三是河豚有劇毒,不好養殖。但是隨著養殖技術的日趨成熟和銷售渠道的逐漸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吃河豚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多,所以河豚養殖極具發展前景。
河豚產業的幾個痛點如果能解決了,產業的未來前景將非常廣闊:一是不敢吃。盡管河豚養殖發展二三十年,養殖河豚無毒已經被國家權威機構認可,并且經數億人食用而安全無事故,但普通消費者仍然心有余悸,畏毒而成消費障礙,所以河豚從業者必須繼續加大宣傳推廣力度,讓養殖加工河豚無毒深入人心,從而徹底打開河豚消費之門。二是為什么吃。提到河豚,一般人就知道非常美味,但不了解河豚魚與其它魚類不同的口感口味,更不知道河豚魚富含獨特的營養價值,在消費升級的新形勢下,要讓大家真正、全面、科學地認識河豚魚,餐飲文化推廣任重道遠。三是怎么做。過去傳統河豚烹飪的神秘化,讓普通消費者對河豚敬而遠之,其實,對于安全有保障的養殖加工河豚而言,烹飪方式隨意而簡單,就能在家中施展十八般武藝。
都說“春吃鯛,夏吃鰻,秋吃鮭魚,冬吃河豚”,現在正是吃河豚的最佳時節,而在推動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我們有理由相信,河豚也將被越來越多養殖戶所接受,這條與眾不同的魚必將游向越來越多人的餐桌。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