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一個典型案例:成都市崇州生態環境局對鄒明經營的養殖場進行執法檢查發現,該養殖場鴨舍旁有土坑且未硬化,儲存有養殖廢水。《監測報告》顯示,儲水坑內的廢水化學需氧量超標16.1倍,懸浮物超標4.6倍,氨氮超標10.4倍,遂作出《環境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立即改正,并處罰款50萬元。經行政復議、一審、二審判決,均維持該項處罰決定,鄒明仍舊未履行行政處罰決定所確定的全部義務,成都市崇州生態環境局遂申請強制執行。
無獨有偶,近期各地關于養殖尾水整治的新聞也是很多,海南廣東四川福建山東江蘇等多個省份都有督察組深入一線督導核查水產養殖尾水治理的新聞報道。這兩幾天,海口江東新區將養殖水域劃定為禁養、限養、養殖區3類功能區,限養區主要從水產養殖數量規模上、養殖方式上和養殖污染物排放總量上限制。今天水產養殖網了解到,四川德陽的一個養殖戶也接到了通知,養殖尾水排放之前必須達標。
在海口江東新區的通告明確規定,水產養殖企業(戶)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規定設置排污口;所有養殖尾水嚴禁未經處理直排入養殖周邊環境;養殖尾水處理不達標的養殖場禁止向外環境排放尾水。水產養殖企業(戶)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被責令停止排污,拒不執行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最高可予以停產整治,并處一百萬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水產養殖企業(戶)超過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水污染物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最高可予以停產整治,并處一百萬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
在今年的2月18日,由于養殖尾水超過排放標準,萬寧東澳鴻譽水產品養殖場被罰款27000元。
最近幾年里很多地方拆除牛蛙養殖場,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養殖尾水不達標。目前浙江福建牛蛙養殖場越來越少,廣東潮汕地區近期都在進行牛蛙養殖場清拆工作。
廣東河源市龍川縣麻布崗鎮依法拆除牛蛙養殖場
7月20日,江蘇省發布了《池塘養殖尾水排放標準》(DB32/ 4043-2021),倒逼水產養殖行業轉型升級、推進水產養殖節水減排,加快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在最后一段里,特別強調了“本標準為強制性標準”。
在此之前,國家層面要求治理水產養殖尾水的通知已經發布了,現在各地就是在進一步深入落實這個通知,感覺這一波的養殖尾水治理很可能又是類似前幾年的“環保風暴”一樣,力度越來越大了。但感覺很多養殖戶養殖企業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此,我們也呼吁一下,大家要盡早調整,因為遲早都要調整,早點計劃,肯定比一味地拖著有好處。
近期的廣東地區的拆牛蛙行動,實際上通知并不是最近才下的,有的下了有一段時間了,但不少人有僥幸心理,明明通知已經下了,還投放苗種進行新一輪養殖,目前必須拆掉的牛蛙場很多牛蛙都沒達到上市規格,很多小蛙提前上市,對周邊市場的蛙價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
這讓我們又會想到前幾年的拆網箱,通知下達之后,有的地方給了養殖戶一定的緩沖期,盡快拆掉的養殖戶損失比較小,但有些養殖戶認為就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在緩沖期拆掉,結果到了不得不拆的時候,被迫緊急賣魚,損失是比較大的。
2018年,貴州遵義播州區烏江流域網箱拆除現場
從大的層面來看,養殖尾水確實嚴重的話,對環境的破壞是不用懷疑的。所以養殖戶要從平時的管理下手,平時就非常重視水質管理的話,排放尾水的問題就不大了,做到極致的話,可能根本就沒有尾水要排放。
在很多養殖水平高的區域,塘內的水質比外河的水質還要更好。水產養殖網了解到,目前“養水養魚”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水質好的塘口,魚蝦蟹養殖過程中發病少甚至不發病,產量和質量會更好,“有的養殖戶連增氧機都不需要經常開動,一樣把魚養的很好,就是因為他塘口的底質好、水質好,綜合的養殖成本會大幅下降。而不重視水質管理的養殖戶,很可能懂不懂就要為發病死魚而發愁,很多人就是不知道花小錢省大錢,從長遠來看,如果不改掉這樣的養殖習慣,最終必然會被市場淘汰”。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