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地處安徽東部,素有皖東“魚米之鄉”美譽。近年來,該縣精準推出稻蝦連作等適合地方經濟發展的特色脫貧產業,致力于打造“產業鏈”等脫貧保障體系,保證農民增收。作為縣內智慧農業助推稻蝦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典型案例,全椒潘氏龍蝦成績斐然有目共睹,成功打造了萬畝綠色生態稻蝦基地。2023年的龍蝦市場價格走向呈現出與往年顯著不同的特點,3月份的高價苗,4月的蝦價一路狂飆,再到上市季的“白菜價”,如此劇烈的價格波動引起了整個產業的關注。為了進一步探究2023年小龍蝦市場波動曲線,為2024年發展總結經驗,水產養殖網聯合澳華集團開展的“龍蝦中國行”來到了安徽全椒的潘氏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總經理潘正福展開了對話,共同交流今年小龍蝦發展趨勢。
據總經理潘正福介紹,公司成立于2018年,主要從事稻蝦綜合種養,成功打造了萬畝綠色生態稻蝦基地,年產商品小龍蝦2200噸,水稻7000噸,產值近億元,并吸納當地200多名村民在公司就業,F已成為全省單體養殖規模最大的養殖企業。目前已逐步打造出稻蝦綜合種養新模式、潘氏特色稻漁綜合種養模式。
2020年度中國龍蝦產業發展大會上潘氏生態農業發展公司被評為全國十強養殖企業。公司生產基地建設以來,在各級政府大力支持下公司累計投入近億元,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引進新型科技設備,著力促進稻蝦綜合種養向規;藴驶⒅悄芑、生態化、健康化方向發展。經過不斷的經驗摸索,潘氏龍蝦以尾肥體壯、殼薄肉厚等優點,在長三角地區具有較高的認可度和美譽度。
國家級萬畝生態稻蝦連作示范區
記者:公司今年的發展情況如何?
潘正福:目前我們有1.5萬畝的水面養殖面積,我們今年放苗不多,去年放苗放了5-6萬斤,今年同期才1萬多斤。我們大部分都是自繁自養,一直堅持“老塘口、養大蝦”,但也不容易。小龍蝦的養殖環境和方法,包括需要流動的水源、食物選擇、生長環境等因素都要格外關注。去年連續四十多天的高溫,很多蝦都活不了,所以今年開春的時候缺早苗。高溫蝦養殖不穩定,明年也不一定有很好的情況,需要養殖的人懂養殖技術。明年的庫蝦也不一定賣的掉,價格低,規格太小的沒什么市場,今年蝦尾都虧本了,大一點的蝦要好一點。目前我們對明年的規劃是降低成本、提高產量、規格要大。苗的質量要提高,要讓老百姓有收益。
“我們對種養田塊進行了標準化改造升級,采用稻蝦共作(連作)模式種養,發揮小龍蝦除草和飼料殘渣、排泄物增肥等功效提高稻米質量,實現"一田兩用、田面種稻,水體養蝦,蝦糞肥田,稻蝦互利"的良好生態。除此以外,我們還安裝應用微孔增氧、流水增氧設施170套,提高了水體自凈能力,可以實現小龍蝦生態健康養殖!
潘氏農業數字化監測系統
“這兩年,我們通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數字農業,進一步帶動全縣稻蝦產業高質量發展,也開始謀劃小龍蝦加工,做強一產、進軍二產。”
潘正福提到,大面積養殖是必要的,但管理是關鍵,尤其對于非工廠化養殖而言。此外,消費拉動和終端對接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據悉,公司為了有效保護養殖水體環境和生態環境,實現養殖尾水達標排放,積極建設生態溝、過濾壩、沉淀池、曝氣池等設施,促進產業的綠色發展的同時注重科學技術在產業發展中的應用,建設智能化養殖監控物聯網系統,實現各項參數實時采集,自動控制換水、增氧,及時預警,實現精確感知、精準操作、精細管理。引進試用漁業無人機(無人小艇)智能投料系統,可預設航道、航速和投料速度,有效提高投喂精度和節約生產成本。
記者:今年基地養殖效益怎么樣?對于大面積養殖有沒有什么好的經驗總結?
潘正福:一畝去除成本可以掙到1000-1500元,對于大面積養殖來說還是不錯的。因為在管理上難度大增,也要看每個地區的情況。面積大的首先就要提高品質,做品牌,在市場就有競爭力。像我們現在這個品牌在江浙滬售賣的話,同規格情況下要貴到1-2元/斤,早期別人的有的蝦賣不掉,我們一上市場基本都訂掉了,所以不愁賣,這就是品質、品牌產生的效應。從三月到七月,我們賣的所有的小龍蝦都可以售空,而且都干凈、有肉,紅殼蝦基本沒有。而且我們現在有自己的冷鏈物流車隊,有將近20臺冷裝車。我們的產品有送飯店、商超的,看到有很多客戶反饋過來的信息,說用完我們的龍蝦之后用別的品牌就用不好,我們的龍蝦色澤、規格是一樣的,不會讓人覺得好壞參半,調味也好調。我們不止注重把蝦養好,環境也要布好。水要好,草也要好。不止成品蝦,我們的庫蝦也比別人的好賣。
記者:對于安徽小龍蝦品牌發展您有什么看法?
潘正福:現在可以感受到安徽在慢慢重視起小龍蝦品牌發展,例如前些日子安徽無為以及不少地方舉行的龍蝦節及論壇,全國各地的游客去品嘗小龍蝦,感受文化,可以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但安徽目前沒有紅火的區域性小龍蝦品牌,還要大力發展,引起重視,協會和企業可以起到組織、推動的作用,也需要地方進行引導。我們也經常去別的地區走訪學習,例如盱眙、監利等地,為小龍蝦的發展推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確實要建立標準化,對品質進行把控,促進一二三產業不斷縱深融合,一步一步打出品牌,F在有很多地方結合當地旅游資源,打造小龍蝦特色美食街,舉辦龍蝦美食節,做精小龍蝦品嘗休閑文化,多途徑提升龍蝦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