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遼寧日報資訊:錦州市自2002年起啟動淺海資源保護和增殖工程,開展毛蚶苗種繁育研究,如今已解決毛蚶大規模人工育苗及中間暫養的技術難題。到今年7月,全市已組織了6次大規模毛蚶底播活動,累計向淺海保護區底播毛蚶幼貝5.3億粒。錦州市淺海毛蚶資源全面恢復后,可年產毛蚶10萬噸,增加產值8億元。
錦州市有105公里海岸線、150萬畝灘涂,曾是全國四大著名的毛蚶漁場之一。從2002年開始,錦州市啟動淺海資源保護和增殖工程,并組織市海洋與漁業科學研究所、市海水苗種繁育中心等單位開展毛蚶苗種繁育研究,多家部門聯手解決了毛蚶大規模人工育苗及中間暫養的技術難題。2007年,經省科技廳技術鑒定,錦州毛蚶人工育苗及中間暫養技術研究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如今,全市擁有可增養殖毛蚶淺海面積100多萬畝,6次大規模毛蚶底播活動將促進海洋漁業穩定發展。同時,毛蚶底播增殖活動將使海洋漁業由捕撈型向養殖型轉變,利于修復近海生態環境,降低海水富營養化程度,防止赤潮發生。
南方漁網編輯:白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