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科目]鮑 科
[英文名]Haliotis discus hannai
[地方名]鮑魚、紫鮑。
[形態特征]貝殼大,橢圓形,較堅厚。向右旋。螺層 3層,縫合不深,螺旋部極小。殼頂鈍,微突出于貝殼表面,但低于貝殼的最高部分。從第二螺層的中部開始至體螺層的邊緣,有一排以20個左右凸起和小孔組成的旋轉螺肋,其末端的4~5個特別大,有開口,呈管狀。殼面被這排突起和小孔分為方部寬大、左部狹長的兩部分。殼口卵圓形,與體螺層大小相等。外唇薄,內唇厚.邊緣呈刃狀。足部特別發達肥厚,分為上、下足。腹面大而平,適宜附著和爬行。殼表面深綠色,生長紋明顯。殼內面銀白色,有綠、紫、珍珠等彩色光澤。
[產地、產季]分布于我國北部沿海,山東、遼寧產量較多,其中山東的威海、長島,遼寧的金縣、長山島產量最多。產季多在夏秋季節。近年人工養殖發展,威海、長島及長山島等地已成為鮑魚養殖基地,一年四季出產。
[經濟價值]皺紋盤鮑是我國所產鮑中個體最大者。鮑肉肥美,為海產中的珍品,多供應高級賓館和出口。除鮮食外,亦可加工成罐頭或鮑魚干,售價均昂貴。鮑貝殼即有名的中藥石決明,又是制作貝雕畫的重要材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