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國寧波網:為貫徹落實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和工作部署,根據《農業部關于實施發展現代農業重點行動的意見》,結合當前我國現代漁業發展的形勢和任務,2008年繼續實施水產健康養殖推進行動。
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中國特色漁業現代化道路,以實現漁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目標,進一步轉變發展理念,完善法律和政策體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行水產健康養殖,強化養殖業執法和質量安全監管,努力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質量安全的現代水產養殖業。
行動目標
2008年通過組織實施“水產健康養殖推進行動”,力爭實現以下目標:一是水產養殖業規范管理程度進一步提高,養殖權制度得到鞏固和完善。養殖水域灘涂規劃、養殖權和苗種生產許可制度建設加快,全國沿海縣和內陸主產縣縣級養殖水域灘涂養殖規劃的編制和頒布基本完成,水域灘涂養殖證發證率達到90%以上。二是水產健康養殖技術進一步得到廣泛推廣。創建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200個以上,部省共建漁業科技入戶示范縣達200個以上,培育4萬個以上的漁業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周邊養殖戶達80萬戶以上。三是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監管機制逐步完善。養殖產品藥殘國家監督抽查樣品數量達3700個以上,藥殘檢測總體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確保藥殘陽性樣品結案率達到100%。同時,各地養殖生產基礎設施和條件進一步改善,水產良種繁育和水生動物防疫等支撐體系進一步加強,水產養殖業執法工作取得新突破。
主要內容和實施步驟
為實現上述目標,從以下幾方面采取行動:加快推進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和養殖權制度建設主要內容:加快各級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的制定和報批工作,全面完成各沿海縣和內陸主產縣縣級以上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和公布工作。各省(區、市)進一步加快養殖證核發工作,規劃養殖水面灘涂養殖證發證率要達到90%以上,全面啟用全國養殖證管理信息系統,及時統計養殖證核發信息,已登記發證的信息年底前全部錄入新系統。繼續組織創建30個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示范縣,并實施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的備案制度,各級養殖水域灘涂規劃頒布后應當報農業部漁業局備案。
實施步驟:4月農業部公布30個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示范縣名單,提出年度工作任務要求。4月至8月由有關省(區、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對示范縣的工作進行督促檢查,11月底前各示范縣提交示范工作總結經省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農業部。3月至5月各省(區、市)組織開展市、縣兩級養殖證管理信息系統使用人員的培訓,確保11月底前完成養殖證數據錄入工作。3月農業部下發實施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備案制度的通知,各省(區、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匯總省、市、縣三級規劃頒布情況,向農業部漁業局報送備案材料。2月至3月農業部組織水域灘涂養殖權登記發證管理辦法的起草工作,3月底形成草案上報,爭取年內頒布實施。
鞏固和深化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工作
主要內容:農業部繼續開展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活動,在全國創建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200個以上,研究制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標準,完善考核、驗收和管理機制,實施示范場的動態管理,組織跨省(區、市)交叉檢查和驗收,并上網接受社會監督,發現不合格示范場取消其稱號。各省(區、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從嚴篩選申報,對申報單位加強指導和培訓,支持和督促其生產條件的改造和管理制度的完善,提高健康養殖水平,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同時對已掛牌的示范場要加強跟蹤指導和督查,保持示范場的創建質量和示范作用。各省(區、市)要結合本地實際,開展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工作,分層次樹立示范典型,帶動水產健康養殖整體水平的提升。農業部將擴大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啟動水產養殖用“增氧機、投餌機和清淤機”等漁機購置補貼項目,各省(區、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配合當地農機主管部門做好機具選型等相關工作。
實施步驟:3月農業部下發做好第三批農業部水產健康示范場創建工作的通知,公布申報基本標準和工作要求。4月底前,各省(區、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選擇確定第三批農業部水產健康示范場申報單位名單并報農業部備案,5月至10月各省(區、市)對第三批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申報單位的創建工作進行指導和檢查,并對第一、二批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區)的示范工作進行復查,發現不合格單位上報農業部取消其稱號。10月至11月農業部將組織各省(市、區)對示范場進行交叉檢查和驗收,12月初發文公布第三批農業部水產健康示范場名單。3月至10月農業部組織研究制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管理辦法》,爭取年內公布實施。農業部已于2007年12月下發了農機具選型的通知,1月至2月各省(區、市)按照要求完成機具選型和補貼目錄制定等準備工作,3月至12月配合農機主管部門實施補貼項目。
深入開展漁業科技入戶活動主要內容:部省共建漁業科技入戶示范縣200個以上,培育漁業科技示范戶4萬個以上,示范戶先進實用技術的入戶率和到位率達到90%以上,示范戶水產品產量和收入比前三年提高10%以上,輻射帶動周邊養殖戶80萬戶以上。重點示范推廣8個漁業主導品種和6項漁業主推技術。重點圍繞對蝦、河蟹、海淡水魚類等開展高效健康養殖科技示范活動,在對蝦、河蟹(梭子蟹)優勢產區和海淡水魚類主養區,建立50個萬畝高效健康養殖科技示范區,畝均節本增效15%以上,優先推薦示范區內養殖場和大戶參加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活動。重點推廣水產養殖水質調控技術、海淡水池塘健康養殖技術、網箱無公害養殖技術、鹽堿地生態養殖技術和海水工廠化健康養殖技術等6項主推技術。
實施步驟:1月至2月為第一階段(籌備階段):確定示范縣、組建專家組、遴選示范戶、確定技術指導單位和技術指導員,落實萬畝示范區和聯系人,建立各省科技入戶示范信息網絡。篩選發布推介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制定科技入戶工程實施方案、編制技術指導方案和舉行啟動儀式。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各示范縣水產養殖科技入戶技術指導方案和萬畝健康高效科技養殖示范方案。3月至10月為第二階段(入戶指導階段):開展漁業科技入戶三大行動(春季行動、夏季行動和秋季行動)以及高效健康養殖科技示范活動。11月至12月為第三階段(總結階段):進行項目總結、抽檢和驗收,撰寫驗收總結報告,各級專家組進行實施績效評估,總結典型經驗,并制定2009年工作方案。
大力加強苗種管理和水產原良種體系建設
主要內容:以我國主要養殖品種、出口優勢品種為主要對象,農業部繼續組織實施水產原良種工程建設項目和漁業種質資源保護項目,進一步完善水產原良種場、遺傳育種中心的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水產苗種生產許可和引進管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建立并公布一批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各省(區、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水產原良種場工程項目的申報和建設,指導已建成的水產原良種場和遺傳育種中心,加大重要水產養殖品種的種質資源保護和良種選育工作力度,努力在我國建成一個主導品種突出、區域布局合理、運行機制順暢、管理科學規范的水產原良種保護和選育體系。
實施步驟:3月下達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工程項目投資指南,8月底前完成批復,11月底前下達投資計劃。4月下達漁業種質資源保護和水產原良種保種、選育項目計劃,6月至10月組織項目實施,11月至12月項目總結。3月底完成《水產原良種場管理辦法》的起草工作。7月至11月建立并公布一批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扎實推進水生動物防疫工作
主要內容:加強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監控,各有關省(區、市)開展重大水生動物疫病專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農業部繼續組織在江蘇、福建、江西和廣東等省開展漁業執業獸醫試點,并將試點范圍擴大至北京、天津和山東等省(市),同時在江西、廣東等省繼續開展草魚出血病免疫預防試點,在江蘇、浙江等省啟動水產養殖動植物病情精準監測試點,在江蘇省啟動水生動物及其產品檢疫試點,推進漁業執業獸醫和用藥處方制度的建立,加快水生動物疫情應急反應能力的提高。農業部還將組織開展編制《水生動物防疫體系建設二期規劃》的起草和論證,組織編寫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相關材料,加強水生動物防疫法律法規知識培訓。
實施步驟:3月初由農業部下發鯉春病毒病(SVC)等重大水生動物疫病專項監測和斑點叉尾魚回暴發性流行性疫病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方案,提出年度工作任務要求。3月至11月各有關省(區、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完成疫病抽樣和流行病學調查任務,11月底上報總結材料,12月總結監測和調查情況。2月至11月各有關省(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開展草魚免疫試點、漁業執業獸醫試點工作、水生動物及其產品檢疫試點,12月初報送總結材料。1月至2月農業部組織開展水生動物防疫體系建設二期規劃的起草和論證工作,3月至12月根據發改委的意見進行調整修改。5月至7月組織一次全國水生動物防疫法律法規知識培訓活動。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法規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