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無論是天然海水工廠化育苗,還是人工配制海水工廠化育苗,育苗過程基本相同,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育苗用的海水不同。天然海水工廠化育苗過程如下:
①育苗場址
育苗場址選在海淡水獲取方便,來源充足,無污染,供電有保障,交通便利地方。育苗用水符合下列主要指標:
A.pH 7.8~8.6;
B.鹽度15‰~30‰;
C.溶解氧(DO) 不低于5毫克/升;
D.氨氮(NH3-N) 不高于5.0×10-4毫克/升;
E.汞(Hg+) 不高于5.0×10-4毫克/升;
F.鎘(Cd++) 不高于5.0×10-3毫克/升;
G.銅(Cu++) 不高于1.0×10-2毫克/升;
H.鉛(Pb++) 不高于5.0×10-2毫克/升;
I.鋅(Zn++) 不高于1.0×10-1毫克/升;
若海水中重金屬離子含量超過上述指標,應在育苗池中施加EDTA試劑絡合處理。海水在二級沉淀池內經24小時沉淀后,用篩絹網過濾直接進各育苗池,幼體培育前期用R20/3-125(120目)篩絹網過濾進水,后期用R20/3-250(60目)篩絹過濾。
②育苗設施
A.育苗室:以玻璃或玻璃鋼瓦作屋頂覆蓋物,窗和屋頂玻璃涂一層白漆,以防直射光照射。室內設調光簾,以調節室內光照強度。配備發電機和照明燈,電線絕緣布設。排水管道暢通,安裝排風扇,保持室內通風透氣。
B.育苗池:為水泥池,長方形,面積20~25平方米,池深1.5米左右,池底有1%左右的坡度,最低處設一出苗孔,池外側設集苗池,便于排水出苗。
C.加溫設備:一般以鍋爐加溫為主,每1000平方米育苗池配置蒸發量為1噸/小時的鍋爐1臺。
D.充氣增氧設施:包括鼓風機、送氣管道和氣石,按每分鐘占育苗總水體2%的充氣量配置羅茨鼓風機。散氣石選取用60~100號金剛砂氣石,每1~2平方米設置一個。也可將直徑1~1.5厘米的硬塑料管鋪設在池底,管上鉆孔徑0.5~1毫米的小孔直接充氣。
E.供水設施:包括一、二級沉淀池,過濾設施及管道、水泵等。一級沉淀池為土池,二級沉淀池為水泥池。二級沉淀池應隔成2~3個,以便輪換使用,其一次儲水量為育苗池和飼料池總水體的1/4。
F.動物飼料培養池:鹵蟲孵化池為水泥池,面積10~20平方米,池深1.3~1.5米。鹵蟲孵化池總面積為育苗池總面積的1/5。輪蟲培育池為露天土池,面積300~1000平方米,池深1.2米,用磚石砌壁,要求池底平整,不滲漏,排灌方便。每1000平方米育苗室至少應建5個輪蟲池。
③親蟹
A.親蟹來源與選擇:10~11月到產地收購,池塘越冬。或者春季收購抱卵蟹。越冬親蟹規格雄蟹150克/只以上,雌蟹100克/只以上,附肢齊全,體格健壯,雌雄數量比例為2.5~3:1。
B.親蟹運輸:在籮筐內襯以用水浸泡過的蒲包,再把蟹放入蒲包內,力求蟹體放平,蒲包扎緊,以減少親蟹體力的消耗,運輸途中防止風吹、曝曬和雨淋。
C.親蟹越冬:親蟹越冬池為室外土池,面積1000平方米,池深1.5米左右,有進排水設備,池周圍應建防逃墻。用生石灰100克/平方米或漂白粉8克/平方米清塘消毒。2天后,用淡水沖洗池底一遍,抽干淡水后再注入海水。親蟹入池密度5只/平方米。越冬期間的親蟹飼料有水草、煮熟大麥、小雜魚等,要交替搭配投喂。水溫10℃以上時,每天投小雜魚等飼料量為親蟹總重量的0.5%~1%,5~10℃適當減少,5℃以下停止投飼。每一周至半個月視水質適量換水。冰封期間要每天清晨破冰以保持水中有足夠的溶氧。定期取樣檢查親蟹抱卵情況和健康狀況。
(7)親蟹暫養
3月下旬,將越過冬的雌蟹和收購的抱卵蟹在5‰福爾馬林溶液中藥浴10分鐘后移進室內水泥池集中暫養。暫養密度為10~20只/平方米。水深為30厘米,每天換水2~3次。飼料以新鮮貝肉為主,殘飼要及時清除。每天檢查抱卵親蟹的卵胚胎發育情況。當胚胎復眼形成,色素加深,卵絕大部分透明,卵黃縮小成蝴蝶狀小塊,胚胎心臟跳動頻率達100~120次/分,預示幼體將在2~3天內孵出
(2)室外土池人工育苗
①親蟹選擇與暫養
以正宗長江水系河蟹為最佳。雌性125克/只以上,雄性150/只以上,附肢齊全,體質健壯,體色、體厚、爪尖等都要求在正常范圍內。雌雄比例按2:1為好,雌雄分開暫養。在交配之前暫養在純淡水水池中。水深要求1.5米左右,池底稍投附著物,以供越冬和活動用。水質要求清新無任何污染,含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5厘米左右。冬天(水溫5~10℃時)每隔5~7天進排一次水每次換水量15%~25%,進水溫度要求與池內水溫相同。
②繁育池的建造
產卵孵化池以沿海灘涂海淡水比較方便的地方建造,每只池既是產卵池又是孵化池,面積以1.5~2.5畝為宜。池坡 1:3~1:5。池深 0.5~0.8米。池底質砂土為好。
③苗種繁育
親本交配時間3月15日~3月25日之間,雌雄按2:1配備。產卵池海水含鹽度 20‰~24‰,水深 0.3~0.4米。自然水溫(15~18℃)。雌雄交配一個星期后,一般交配結束。將抱籽蟹過數放入產卵池的產卵籠中產卵。產卵結束后,將產完卵的蟹再放入另一池中管理培育,讓其第二次抱卵。培育池中的幼體數量每立方水體5~7萬粒。在抱卵蟹放入培育池中前15天,用藥物及石灰清塘消毒。第七天每畝施牛糞150公斤,第三天將抱卵蟹放入池中的蟹籠中排卵。當幼體產出結束后,培育池中的藻類、橈足類及無節幼體等小型浮游動物、植物大量生長形成優勢,這時池中所有的餌料都適合于河蟹幼體的攝食。當河蟹幼體培育至7~10天時,每隔3天施肥一次,以氮、磷、鉀三元素按3:2:1混合后,每次每畝施1.5~2公斤為宜,使水色保持嫩、肥、活、爽,水的透明度保持25~30厘米,水中的小型動物密度每毫升5~8個,當水溫在18~22℃時,第15~16天,池水中的河蟹幼體個體大,數量密時,餌料被大量吃掉,水色可能變清,需及時補充投喂。這時可捕撈已培養好的活餌料如大型枝角類及橈足類或者專池培育鹵蟲成體來投喂。當河蟹幼體在水溫18 ℃以上時,進入18~20天時,部分已變成大眼幼體,從第一天發現大眼幼體至第三天,全池所有幼體已基本變態結束,從第四天開始向池中進入淡水1/5,并每天進排淡水一次,直至使水的含鹽度達5‰~7‰。進入苗期,應在3~4天內捕撈出池。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