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放苗前準備
1.1池塘選擇選擇底面平坦寬廣、以中沙或細沙為主的沙泥底質(含沙量60%一70%),面積10--20畝,水深1—1.5m,海水密度1.006—1.025g/cm3,pH值在7.5—8.5范圍內的池塘,作為青蛤大規格苗種培育的池塘。
1.2池塘消毒排干池水,用沙士添平池底洼地,揀去石塊和雜質,分成寬約3m的畦,畦間開小溝作為排水與通道,對每一
小畦經翻耕、耙平、用海水浸泡,水深一般為10--30cm。在播苗前一月,用漂白粉進行消毒,每立方米水體用含氯量25%以上的漂白粉1—2g兌水潑灑。
2、稚貝采集
2.1采苗點選擇選擇風平浪靜、庫灘坡度小、具有適量淡水注入,并以沙為主的沙泥底質,海水密度為1.010---1.020g/cm3的水庫內灣作為稚貝采集點。
2.2采苗管理在青蛤繁殖季節里,要經常觀察親貝生活情況,灘面是否出現粉紅色的粘液,是否有青蛤露于灘面。若發現上述情況,說明青蛤已開始排放精卵。這時清除灘面貝殼、石塊及生物敵害,將灘面翻松。當發現青蛤產卵5----6天左右,將灘面耙松、整平以利蛤苗的潛鉆。并將采集點灘面分成若干小畦,以便管理和排水。要及時疏溝排水,清除灘面上的蝦、蟹、螺及滸苔等敵害生物。
2.3稚貝采集蛤苗附著后經過50---60天的培育生長而成為體長3---4mm的稚貝,體重可達每kg4000--6000粒。將采集到的稚貝,用40目篩絹洗苗,移殖到已整理好的池塘中進行大規格苗種培育,到翌年4月,青蛤可長到1cm以上,體重可達每kg400---600粒。
3、播種
3.1稚貝運輸一般青蛤稚貝苗在氣溫20℃左右時,離水只能活20---25小時,因此苗種離水后要盡量快運。為了保證苗種的成活率,在起運時要注意稚貝質量,洗去貝苗中的污泥及雜質,運輸途中要防止日曬雨淋和悶熱,苗種運輸后要及時播種。
3.2播種方法播種時間一般在6月前后,一般可采用干播法,將稚貝苗均勻地撤播在培育池塘的苗埕上,然后再進水;也可采用濕播法,直接從小船上把剛運到的稚貝苗均勻地播撒在養殖池塘的蛤埕上,用這種方法可降低蛤苗的死亡率。
3.3播種密度由于環境不同,播種的密度不同,一般底質松軟、含沙量較高的池底要比底質較硬的池底播得密些,個體大的播得疏一些,水位高的要適當多播些。一般播苗密度為:規格每kg4000粒至6000粒的青蛤苗,每畝池塘播25—35kg。經過近一年的飼養培育,到翌年4月,可長成體長1cm以上、體重達每kg400---600粒的大規格青蛤苗種,成活率可達70%以上,畝產量達150kg以上。
4、培育管理
4.1補苗稚貝苗播種后,有時往往遭到損失(如臺風暴雨等),為了保證單位面積的產量,應及時地對所損失的苗種進行補種。
4.2換水和施肥利用池塘培育大規格青蛤苗種,應注意及時開閘進排水,每天換水量達30%一40%,池水透明度保持在60---70cm,透明度太大,大于80cm時,應適量施肥如雞糞、無機氮、磷等。也可在池塘平整時,適量加入雞糞、復合肥等作為基肥。透明度低于50cm時,應及時添加清潔的海水,也可用生石灰兌水潑灑全池,不僅可以增加池水透明度,同時增加池中鈣質,有利貝苗快速生長。
4.3池堤加固及時加固池堤,檢修泵閘,疏通進、排水溝渠。
4.4水質控制加強水質監測,定期對水中溶解氧、pH值、氨氮、亞硝酸鹽等水質指標進行檢測,并嚴格控制。
4.5生物敵害防治防除生物敵害,主要為魚類、蟹類、螺類。培育前要做好清池消毒工作,定期排水清除小魚、蝦、蟹,撈取水云、滸臺等。
4.6自然災害預防預防自然災害,主要注意天氣變化,防御臺風、洪水、嚴寒、酷熱等自然災害襲擊。
5、采收苗種
5.1采收時間翌年4月--6月份,排干海水,收獲大規格青蛤苗種。
5.2蛤苗質量鑒別體質強壯的優良青蛤苗,貝殼有膨脹,具光澤,腹緣呈微紅色,觸之立即合殼,感覺靈敏。而質量差的青蛤苗色淡灰,缺乏光澤,左右殼較扁,觸之閉殼緩慢。
5.3苗種運輸運輸青蛤苗前,應洗凈,除去污泥及雜質,按蛤苗規格不同而分開包裝,要縮短運輸時間,及時進行成貝養殖播種。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