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溫州海洋漁業局資訊:秋天對于農民來說是個豐收的季節,而對于浙江洞頭霓嶼鄉的紫菜養民來說卻是個播種的季節。連日來,霓嶼的養民們為了育好苗、播好種,精心忙碌著。插桿、苗種下海刺激、染網、掛網,掀起了霓嶼鄉紫菜育苗的新高潮�! �
白露前后是紫菜育苗的最佳時間,記者在現場看到育苗戶的門前屋后都擺放著一個個大盆,他們把紫菜苗種小心翼翼地晾曬在寬敞的場地上進行采光,按比例把它放進了事先準備好的一桶桶鮮活的海水中進行自然分化,使紫菜殼孢子充分溶解在每桶海水里,再把它均勻地潑灑在擺滿貝殼的苗池中,中午11點左右是苗種上網簾的最佳時間,養戶們全家齊動員,有的還叫來了親戚朋友,趕著時間把網簾浸入到成熟的紫菜孢子海水中,最后送到海面灘涂上掛網養殖。
紫菜育苗是霓嶼鄉的傳統產業,有著幾十年的歷史,該鄉1.3萬畝紫菜養殖,全部來自于本鄉自己培育的苗種,據了解,目前,該鄉現有紫菜育苗戶55戶,培育紫菜苗種1.6萬多畝,培育的苗種分別有傳統菜苗1.5萬畝、申福一號菜苗1200畝、黑毛菜苗400 畝。
去年,由于養民科學育苗,霓嶼紫菜產值產量都獲得了豐收。為了提高育苗戶和養殖戶科學養殖水平,今年來,該鄉多次召開紫菜工作座談會,讓養民們交流養殖經驗,確定育苗時間,并通過廣播及時把相關信息送達養民手中,鄉領導經常下村入戶與養民們交流,指導養民把育苗時間統一到縣海洋漁業局規定的時間,確保養民有一個好的收成。
南方漁網編輯:石明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