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運 男,漢族,1965年生,視力殘疾,現為北淮淀鄉北淮淀村水產養殖戶。1984年,承包魚塘,根據氣候變化規律總結出一套科學喂養經驗,魚場連年贏利。曾被評為全國自強模范、天津市創建全國殘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先進個人。
1965年鄭永運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他和許多孩子一樣,有對生活的憧憬。不承想,20歲那年突發眼病,走遍了國內各大醫院,最終還是雙目失明。為了使自己成為有用之才,他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開始自學電大中文專業課程,他買來教材,借來錄音機,一天到晚地學習、背誦。他還去天津紅橋區盲童學校學習盲文,把50多盤磁帶的內容刺成盲文筆記,準備走文學創作的道路,但嚴酷的生活現實告訴他這對他并不合適,于是他橫下一條心走發展實業之路。1988年,他立足本地資源,開始養魚。這年盛夏,20畝魚池由于淤泥太深、氨氮含量太高,魚蝦“全軍覆沒”。他意識到養魚也是一門技術。此后兩年他努力學技術、學管理。1991年,他承包村北魚池60畝,因為學了技術,這年獲得了可喜的成績,收入三千多元。他又從收音機里捕捉市場信息,還根據氣候變化的規律總結出一套“養魚經”和“賣魚經”。1994年春天,他承包了塘沽區水庫1140畝水面,因地制宜,采用大魚苗及一草帶三鰱的投入配比方式,提高養殖效益,并抓住5~6月和8~9月魚病高發期,采取以治為輔、以防為主的方法,提早投藥,控制了腸炎等魚病,魚的成活率在90%以上。在此基礎上,他強化管理,晝夜巡查,全面掌握各種魚類的不同生活方式和習性,有時甚至通夜蹲在葦叢中,冒著蚊蟲叮咬和寒冷,體察魚情。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