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食品商務網資訊:龜鱉業如何走養殖無公害道路,提高產品附加值?昨日,來自全國10多個省市的龜鱉養殖專家與養殖戶代表,在順德共同探討龜鱉產業發展思路。
據了解,目前,我國年產水魚10萬多噸,年產值達50多億元,而順德作為廣東省三個水魚主產地之一,年產量達1.2萬噸,占全國產量的十分之一,產值達6億元。廣東龜鱉養殖協會副會長、順德區水產商會龜鱉委員會副會長陳小石在倫教有300畝養殖場,他說,經過10多年來市場的波動,形成了當下順德龜鱉業的規模化、集中化養殖。
然而,目前順德的龜鱉業卻不得不尋求新的出路。據悉,全國養殖龜鱉主要集中在東南和西南沿海一帶,一些中小養殖戶面對飼料價格壓力,開始尋找新飼料,甚至出現在飼料中添加低劑量抗生素和濫用促生長素等進行養殖,從中牟取暴利的現象。順德水產商會相關人員表示,此次中國龜鱉產業發展論壇,希望讓國內的養殖戶了解到,受三鹿奶粉事件影響,龜鱉養殖使用避孕藥、激素等飼料養殖的暴利時代已經結束,消費者最需要的還是綠色龜鱉水產品,龜鱉養殖要走無公害生態養殖之路。
業內人士介紹,由于產業準入門檻低,產業擴張過快并缺乏組織性團體的正確引導,水魚的價格與質量良莠不齊;前些年激素養鱉等消息更是打擊了消費者的信心,龜鱉養殖業的發展遭遇瓶頸。
東莞好豐收水產養殖公司的周錦提到,目前惠州地區的水魚養殖戶采用全生態養殖,采用山溪河水,并在魚塘中放入不對其造成威脅和不能構成競爭關系的各種水生物;同時,讓水魚自行捕食天然食料,盡可能少地投喂人工飼料。周錦認為,該養殖法無公害、無污染,效益亦不錯,值得提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