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新聞網資訊:又是一年“菊黃蟹肥”時。往年這個時節,是申城一年中大閘蟹賣得最火的時候。但今年的行情卻一反常態,價格整體走低 蟹價已跌至五年來最低,賣蟹人愁眉不展,而拎菜籃子的家庭主婦和吃蟹食客們卻是喜上眉梢、大快朵頤。
在上海最大的水產批發市場“銅川路水產市場”,在此設攤的昆山陽澄湖一家蟹企銷售經理李先生頗為無奈地表示,去年這個時候,他店里所賣的三兩半規格的大閘蟹天天缺貨,一天可以賣出去幾百只,而今年的生意冷清了許多,有時一天連一百只都賣不出。市場里專門幫人裝貨卸貨的王師傅也表示,去年他常會忙得腰酸背疼,今年“就差沒閑出毛病來”。
上海新建的水產集散中心“江陽水產市場”的銷售信息顯示:自中秋節之后,滬上大閘蟹的銷量和價格已雙雙走低,目前的價格已跌至五年來的最低點。今年九月螃蟹剛上市時,四兩雄蟹還可以賣到人民幣八十元/斤左右,而目前這一價格已跌了近一半。
蟹價的大幅走低苦了蟹販,而專事“買汰燒”的家庭主婦及食蟹客們卻喜不自禁。
每天在家掌勺的李阿姨近期三天兩頭往蟹攤跑。她笑盈盈地說,“蟹價便宜就多吃點,盡管吃起來較費時間,不過蟹的美味沒得比,也省得我為日常配菜傷腦筋”。
擁有私企的薛先生吃蟹吃得舌尖都碎了。為生意招待八方來客,半個月來幾乎每頓晚飯都少不了“黃滿膏肥”又便宜的大閘蟹,誘人的美味不忍停箸,暫時也就顧不得“傷痛”了。臨走,薛先生還不忘關照手下為客人準備十只一盒的大閘蟹當禮品,既體面又實惠。
對于蟹價接連走低,水產業人士分析說:一方面,這幾年大閘蟹的養殖量一直不斷增加,進入上海市場除傳統的昆山陽澄湖外,僅江蘇就有太湖、洪澤湖、固城湖、寶應湖等“后起之秀”憑借著“水清沙幼”的質地,力圖從“傳統老大”那兒分一杯羹。此外,還有浙江、安徽等地的蟹群也是“虎視眈眈”。因此,市場已現供大于求的態勢。另一方面,受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市場整體的購買力和消費欲也呈現下降趨勢。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