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江蘇凌家塘市場資訊:往年,秋風一吹,對于螃蟹養殖戶、經營戶來說,就是黃金時期到了——螃蟹更值錢了,他們的生意也更好做了。凌家塘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水產批發戶荊錫良清楚地記得,去年這個時候,3兩半的公蟹批發價是30元每斤,而今年只能賣到25元,比去年低了20%左右。
去年3兩半的公蟹批發價是30元每斤,今年只能賣到25元;3兩的母蟹批發價是95元,而今年只有86元至88元。
荊錫良的水產批發行在凌家塘多年了,可是今年這樣的情況,讓久經沙場的老荊也有點看不懂了。我們采訪的時間是10月27日下午一點,天花板上的兩個吊扇吱吱呀呀轉著,時刻為地板上堆著的一百來袋螃蟹降溫。老荊和幾個工人分別躺在沙發、藤椅上休息,這樣的大忙時間,他們晚上只睡四五個小時。
“去年這個時候,螃蟹已經能賣個好價錢了!”老荊把今年的螃蟹價格和去年做了個對比,“去年3兩半的公蟹批發價是30元每斤,而今年只能賣到25元;3兩的母蟹批發價是95元,而今年只有86元至88元。”
姚海大在興化有4000畝的螃蟹養殖基地,今年的產量比去年增加了不少,但利潤卻沒上去。
凌家塘批發市場的水產經營戶楊曉東說,“豐產不豐收啊!”楊曉東的螃蟹有很大一部分來自興化,我們正聊著的時候,興化的養殖大戶姚海大走了過來,這樣的豐收時間,他們是天天在凌家塘蹲點的。姚海大在興化有4000畝的螃蟹養殖基地,今年的產量比去年增加了不少(姚海大沒有說具體的數字,但按楊曉東的估計,是翻了2番左右),但利潤卻沒上去。姚海大說,一是今年很多養殖戶的產量都上去了,導致售價上不去;另外,今年的養殖成本也增加了不少,飼料、螺螄更貴了,人工工資也翻了一倍。
自湖南的養殖商王厚芳說:“以前最多的一天,能賣出7個集裝箱的螃蟹,白天12點開始打包,打到晚上12點都打不完。而今年呢,三天能有一車已經不錯了。”產量明顯減少了,他卻說有利潤。
而從來自湖南的養殖商王厚芳口中,聽的消息卻又是完全不同。今年初的雪災,對他們那里很有影響,螃蟹產量明顯減少了。王厚芳是湖南大通湖12萬4千畝螃蟹養殖水域的總代理商,與凌家塘的批發商們已經合作有六年了。“原來最多的一天,能賣出7個集裝箱的螃蟹,白天12點開始打包,打到晚上12點都打不完。而今年呢,三天能有一車已經不錯了。沒辦法,也許是雪災的原因,也許也不全是,反正湖里就是撈不到螃蟹!”
照理說螃蟹一減產,價格就能上去,可偏偏又遇到今年江蘇地區的螃蟹大豐收,自然就指望不上了。不過,王厚芳卻也不是很著急。他們的螃蟹都是放養在湖里的,靠湖吃湖,不要買飼料,人工花得也很少,“成本很少,所以賺頭還是有的,就是多少的問題。”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螃蟹的價格上不去,幾個凌家塘的養殖戶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
幾個水產批發商分析了以下幾條原因:
第一,現在是大忙季節,農村里收稻收豆忙都忙不過來,婚喪喜事很少選在這個時候(如果可以選擇的話)。這樣一來,2兩左右中檔蟹的消費市場就要受損不少。第二,今年溫度偏高,導致我們周邊的地區,螃蟹活動量都比較大,捕撈量就也跟著上去了,螃蟹多了,可需求還是那么點,就只好賤賣了。第三,也是因為氣溫偏高的原因,對長距離的發貨很有影響,比如發到東北,到北京,天熱螃蟹就難保存,損耗量一大,遠地方的商家拿貨就少了。
螃蟹賣不出好價錢,對誰的影響最大?批發商可以薄利多銷,養殖戶說想再等等,興許價格還能漲上去呢。
楊曉東說他今年的銷售額比去年翻了四番,跑的是量,薄利多銷,所以還是有的賺的。
和老荊一樣,和這里的眾多水產批發商一樣,他們的螃蟹批發并不單只針對常州市場,近到常州周邊地區,江陰、無錫、蘇州、上海,遠至東北、北京,都有固定不固定的批發商會來做他們的生意。而且,因為今年螃蟹的價格一路走低,普通市民周末來批螃蟹的也不少,老荊說,“一大袋2兩左右的螃蟹,也就一百多塊錢,幾家人拿回去分分,還是很格算的。”
但是對于養殖戶來說,他們的日子就沒這么好過了。采訪中,來自興化的幾個養殖戶說,他們現在只賣出了三分之一的螃蟹,還有三分之二想先留一留,興許過不了多久價格能漲上去呢。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