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溫州晚報資訊:
創業人:連通能
臺灣臺北人,2007年9月來溫
創業語錄:
“溫州人還真能變廢為寶、敢想敢做。”
“連通能”這個名字很特別,在“大三通”的大背景下,他的名字寓意顯得更加意味深長。擁有這樣一個特別名字的臺灣人,他在溫州做的事情也很特別。
走進連通能的辦公室,撲面而來的是墨香四溢。
連通能,臺灣臺北人,現年46歲,來溫州開魚翅店才一年多,但他在祖國大陸的奮斗史卻已經有近20個年頭,他的首站在東北,后到杭州開過酒店,在廣東從事過水產品加工貿易。
連通能與溫州人結緣很早,在他土生土長的故鄉臺北,有很多溫州人,有的還是他的同學。除了難懂的溫州方言,讓他有點“云里霧里”找不到北外,他與溫州同學一起上課、打球,相處得很好。連通能后來考入臺灣名校“中國海專”就讀航海運輸科技專業,是臺灣首富郭臺銘的校友,并和其他同學一樣,畢業后跑船遨游四海。在跑船的一年多時間里,他又認識了不少也在外跑船經商的溫州人。
連通能特別推崇溫州人的生意經,他不僅經常向溫州朋友“取經”,還買有關溫州人做生意的書或寫溫商故事的書來看。在臺灣,他的創業激情就是被溫州人的故事刺激出來的,他聽說一名溫州人把6臺即將報廢的電腦,重新組裝出了一臺全新的電腦,還賣了個高價。他當時想:“溫州人還真能變廢為寶、敢想敢做。”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早已看到大陸有很多投資機會的連通能,毅然踏上了到祖國大陸創業的征程。然而,連通能起初的投資創業并非一帆風順,經浮浮沉沉、起起落落后,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他選擇在廣州從事魚翅、鮮貝等水產品加工貿易,他將魚翅、鮮貝等原材料直接從臺灣引進,這樣才逐步在祖國大陸站穩了腳跟。
去年9月,經臺灣的溫州朋友介紹,連通能把自己的水產品貿易市場拓展到了溫州,并在溫州打出了“尚豪魚翅”品牌。“本月15日‘大三通’后,海運直航將給我帶來直接效益,而空運直航與直接通郵也將給我的生意和生活帶來便利。”一想到回家的路一下變“短”了,連通能有些興奮地說。
除了與溫州人談朋友、做生意外,連通能在溫州的另一個重要角色是熱衷公益事業的“愛心大使”。
去年12月份,初到溫州才3個來月的連通能,聽說在偏僻山區文成縣石垟鄉上垟村,一戶人家由于“頂梁柱”葉士印因公全身90%燙傷而陷入困境,他就很想能幫幫這一家人。
2007年12月17日,連通能和友人一早就從市區出發前往文成。經過幾個小時的山路顛簸之后,見到臥病在床的葉士印時,連通能并沒被他滿身的創口嚇倒,而是端了個板凳坐到床邊和葉士印像朋友那樣攀談起來。為了鼓勵葉士印扛過難熬的病痛,連通能站起身解下自己腰間的一個寶貝放到了葉士印的床邊,他說:“你如果看不見,就摸摸,一切總會好起來的。”臨走時,他還留下了一萬元現金,葉士印一家對他的善舉感激在心。
后來,葉士印被轉至解放軍118醫院就診,連通能又特地前往看望多次。在病房里,連通能對葉士印噓寒問暖,談話間還掏出紙巾為葉士印擦去頭上的汗。臨走時,他又給葉士印留下了錢,并把自己的一只手表送給了葉士印,鼓勵他“一定會好起來”。
連通能愛好收藏古玩字畫,他的辦公室墻上就掛著多幅名家字畫,而在他的家里,更是珍藏著臺灣書壇巨匠任漢平、王錫圭的書法佳作,被他視為珍寶。
對書畫作品的喜愛并沒有讓連通能變“吝嗇”一點。今年年初,當他得知溫州媒體在舉辦“我為山區孩子送溫暖”的愛心義拍活動時,他就趕緊報名參加,他把原本懸掛在客廳正中的任漢平巨幅書法精品《宏觀》拿出來義賣了。連通能不僅自己捐獻名家作品參與義拍,還通過義買來奉獻愛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拍得10件拍品后,連通能當即將之與此前拍得的3件拍品一起,再次捐贈給義拍活動。
連通能在溫州參與愛心活動不勝枚舉,今年3月他為“情系革命老區”義賣活動捐獻了一副草書對聯字畫用于義拍,另外也參與了義買。
“我也是盡力而為,‘達則兼濟天下’而已。”看好溫州的連通能很低調地說,他表示會在溫州繼續開拓市場,同時多做善事。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