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農村報訊:去年,中山市深入實施池塘綜合整治工程,由原來僅推深池塘、拓寬塘基到現在要求建立進排水系統和中央排污系統,整治質量不斷提高。整治后,同一魚塘養殖同一品種產量比整治前提高20%左右,扣除60%的生產成本,養殖戶增收約3000萬元,池塘綜合整治促進了漁業增效、農民增收。
據水產專家介紹,舊池塘的水深一般為50厘米至60厘米,通過標準化建設,多數池塘深度已有1.5米至2米,擴大了養殖空間。同時,養殖池塘標準化建設除了增加水深,采用地膜覆蓋或水泥、石砌護坡等措施外,還明確了增氧機配備到位、進排水系統獨立等養殖條件改善,從而防止了缺氧、池塘間交叉感染和廢水污染等,增強了病害防御能力。
據了解,去年全市整治達標的池塘41860畝,共投入資金3870萬元,其中,市財政補貼資金500萬元。經過高標準整治的池塘增加了約30%的水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