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安在線資訊:
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
“蟹王”錢永言有點傳奇:他養的螃蟹在最貴的時候,賣到每市斤310元,創下“一只螃蟹比一頭羊還貴”的紀錄。作為人大代表,他卻十分樸實:“我是個農民代表,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干在農村。離開了農村,我啥也不是。”
老錢說的,也都是農家話。“以前,我就是個生產隊會計,改革開放讓我如魚得了水……”他的永言水產(集團)公司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河蟹養殖企業,部分水產加工產品直接進入歐盟和美國市場。老錢富了沒有忘本,僅他組建的專業協會就輻射帶動16000多戶漁民從事水產養殖、加工、銷售等行業,每年戶均增收6000元以上,使1100多戶漁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一些內陸捕撈漁民以船為家,長年漂泊在水上,生活非常艱苦……”今年,老錢把深入調查獲得的內陸貧困漁民生活狀況帶到了北京,準備提個關于扶持他們盡快脫貧的建議。他提出,國家應該實施“連家船”漁民上岸工程,出臺內陸捕撈漁民轉產轉業扶持政策,健全完善漁民社會保障體系,讓內陸貧困漁民充分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老錢的螃蟹有兩年沒“游”過海峽爬上臺灣同胞的餐桌了。“一個主要障礙是,大陸和臺灣對螃蟹衛生標準檢測結果表述用語不一致,大陸檢驗檢疫‘合格’與臺灣方面‘未檢出’沒有對接上。”而據臺灣方面統計,2005和2006兩年,每年大陸輸臺螃蟹約1500噸,產值2.4億元人民幣。這幾天,老錢的目光又越過窄窄的海峽。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要搞好協調,使大陸河蟹盡快進入臺灣市場。
國際金融危機也讓老錢“有點冷”。去年以來,他出口美國的鮮回魚訂單減少了40%。今年,老錢正在謀劃“兩條腿走路”,擴大內需。“有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我們對戰勝困難充滿信心。”老錢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