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晚報資訊:
秋風起,蟹腳癢。昨天,今年首批陽澄湖大閘蟹在揚城正式上市,使得原本就劍拔弩張的螃蟹銷售市場變得更加激烈。記者在采訪時獲悉,隨著近兩年本地蟹商的品牌意識加強,以“紅膏”領頭的高郵湖、寶應湖等本地蟹的風頭,有望今年首次全面蓋過外地蟹。
“本地蟹”趕超外地蟹
市民趙先生是長期在揚州工作的上海人。每年到了金秋時節,他都會給上海的親戚朋友買許多地道的品牌大閘蟹。以前,他只認陽澄湖大閘蟹;近年來他卻發現,揚州本地出產的高郵湖、寶應湖等大閘蟹,不僅品質好、價格適中,還不用擔心買到“冒牌貨”。
隨著“紅膏”品牌名聲越來越響,揚州高郵湖、寶應湖出產的本地大閘蟹受到越來越多的市民喜愛。“預計今年本地蟹將全面超過外地蟹。”揚州王鮮記紅膏蟹莊的王俊告訴記者,經過幾年的品牌化運作,揚州地產大閘蟹已逐漸打開局面,去年已和外地蟹平分秋色。
揚州某超市生鮮專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某品牌紅膏蟹于本月12日正式上市,目前平均每天銷售四五百只,預計到本月底達數千只,在揚州品牌蟹市場占有率達六七成。
“品牌蟹”增加利潤
長期以來,本地螃蟹只能放在菜市場或路邊地攤上銷售,而陽澄湖大閘蟹通過注冊商標、在全國各地開設形象店連鎖店等系列品牌化運作,聲名鵲起,身價陡增。
據介紹,兩三年前,揚州的螃蟹市場尤其是高端市場,幾乎為“陽澄湖”所壟斷;本地蟹只能分食低端市場。由于相同規格的陽澄湖蟹價格高于本地蟹數倍,部分商家為了牟取利潤,將本地螃蟹運到陽澄湖進行短期漂養后,再貼牌上市。
“我市境內高寶邵伯湖的水域面積、水質和空氣質量,都是很多地方無法比擬的,飼養的螃蟹,絕對不比陽澄湖的差。”高寶邵伯湖漁管會一位負責人介紹說,本地蟹不敵外地蟹,關鍵是缺少品牌運作。
2005年,揚州第一家螃蟹專賣店正式開張,并于兩年后成功注冊“王鮮記”商標,以“紅膏”為名稱專營螃蟹、龍蝦。王俊告訴記者,由于一般消費者無法辨別螃蟹好壞,他們借鑒對蝦、海參等海產品的銷售模式,開設了專營蟹莊。
據介紹,經過幾年的品牌運作,如今的高郵湖、寶應湖大閘蟹已成名牌,不僅是本地市民餐桌上的佳肴,也是揚州人交往中的禮品首選。
“與龍蝦相比,螃蟹可謂文化底蘊深厚。”據某蟹莊負責人介紹。他們已經推出高檔螃蟹禮盒,將吃蟹專用工具、專用醋、黃酒、姜茶等產品組合銷售,準備充分發掘螃蟹文化,拉長螃蟹產業鏈。
“我們的螃蟹禮盒里,還附贈一套專門的吃蟹工具,可以說是揚州首創。”工具禮盒里有三件工具,包括剪刀、鉗子和釬子。他表示,這套工具是他們特別定制的,只用于隨禮盒贈送。“這三件工具明顯提升了禮盒檔次,很受客戶的歡迎。”
除了吃蟹工具,該蟹莊還和恒順醋業合作,專門量身定制了一種醋,類似于“蟹餐伴侶”,供消費者吃蟹時食用。
市餐飲協會一負責人介紹,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螃蟹也不例外。充分做足螃蟹美食中的文化課題,不僅能夠宣傳揚州螃蟹品牌,更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記者李曉明
“紅膏”不是商標
王鮮記“紅膏”、寶應湖“紅膏”、興化“紅膏”……細心的市民發現,近期我市新開了許多“紅膏”蟹店。到底哪家正宗?據揚州工商局一位人士介紹,紅膏不是螃蟹的商標,而是螃蟹的一種等級標準。根據海水和淡水養殖的蝦蟹等產品的膏黃顏色,分成紅膏、黃膏、白膏等等級,其中紅膏為最高等級。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選購螃蟹時,除了看“紅膏”等級外,還要分別商標品牌,如“王鮮記”、“高郵湖”、“寶應湖”等。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