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訪欽北區平吉鎮新勝村支書、致富帶頭人廖家瑞
大年初十,萬家百姓還沉浸在春節的喜慶祥和氣氛之中。欽北區平吉鎮卻“傳說”著這樣一個傳奇般的故事:一個村民用96只石龜換來一輛海馬轎車!這個故事的主人翁就是平吉鎮新勝村支書、致富帶頭人廖家瑞。踏著和煦的春風,記者一行驅車趕往平吉鎮,驗證這個“傳說”。
在欽靈公路平吉新勝段的公路旁,一幢四門面二層的嶄新小洋樓,就是新勝村支書廖家瑞的家。見到記者一行人,廖家瑞熱情地上來握手并致以新年祝福,盛情邀請客人到客廳來坐,他的妻子曹云彩則為我們沏了一壺上好的鐵觀音茶,一輛锃亮的銀白色海馬轎車就停在旁邊的車庫里。
我們的話題自然從這輛海馬轎車開始。“當時我出手太快了,要不然可以買到一輛更高檔的轎車。”廖家瑞樂呵呵地道出了原委:去年,他出售了自己養的96只石龜共240多斤重,每斤400多元,有了10萬元的收入。想到今后要有更好的發展,便用這筆錢買了這輛小轎車作為代步工具。出手后石龜的市場價格還在繼續攀升,最高達600多元一斤。因對市場價格判斷不準確而造成了近5萬元的損失,廖家瑞多少有些懊悔。“今年我又預訂了200只石龜苗,有了養殖經驗,這點損失一定會彌補回來的!”廖家瑞對今年的前景充滿了信心。
好一個廖家瑞,農校畢業,在廣東一家工模廠打過工,打工收入也不錯;“工字不出頭”,身懷養殖獸醫技術的他輾轉回到家鄉,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致富征程——在家養母豬、肉豬,做飼料生意,搞獸醫服務……樣樣精通,行行順意,很快他就成了遠近聞名的養殖致富能手。廖家瑞就憑著發展養殖,過上了好日子。有本事、會致富的廖家瑞,在村委換屆選舉中,被村民推選當上了村支書。廖家瑞的發家致富帶動了村里的群眾紛紛搞起了養殖業。隨著國家實施強農惠農扶農政策力度的進一步加大,頭腦活胳的廖家瑞敏銳看到了致富的新機,在2009年成立了永昌黃瓜專業合作社,發動鄉親們充分利用閑置土地資源種植黃瓜。由于廖家瑞講誠信、在群眾中的威望高,村民都樂意參加他的黃瓜專業合作社。在廖家瑞的帶動下,新勝、平吉、古隆、牛江、古秀等村委群眾參加合作社的土地達800多畝,以每畝黃瓜增收1700元來算,僅廖家瑞的永昌黃瓜專業合作社去年一年就為當地群眾帶來了130多萬元的經濟收入。農民兄弟嘗到了甜頭,紛紛加入廖家瑞的黃瓜專業合作社。目前,簽約參加土地達到了1500多畝。
在廖家瑞家,記者參觀他的“莊園”——他家的后院。這幢四門面的小洋樓的后面用磚砌了一道圍墻,占地五、六百平方米,圍墻攏著十多棵蔥蘢的龍眼、芒果等南國常見的果樹,翠綠的樹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依著圍墻,是一溜豬舍,幾十頭小豬正甜甜地吸吮著豬媽媽的乳汁;樹蔭下,一排不起眼的水泥池陳列在院中,水面上漂浮著水葫蘆等水生植物。只見廖家瑞徑直走到水池邊拿著一把鐵鏟搗鼓起來。“這幾個水池養的是黃沙鱉。這幾天暖和了,龜鱉恢復了活力。這些小家伙太精了,用鏟撂不到它們。”廖家瑞滿懷歉意地對記者說。廖家瑞還養有黃沙鱉!似乎讀懂了記者的疑意,廖家瑞告訴記者:“這幾個水池養黃沙鱉,那邊幾個水池還養了美國珍珠鱉。”說完走到屋角的水池邊,他脫掉鞋襪挽起褲腿趟入水中,轉眼間捧起一只兩三斤重的珍珠鱉展示給記者:“養黃沙鱉有竅門,它不見天空是養不了的,容易出現鱉咬鱉的現象,所以就砌了這些水池來實行開放式放養。”記者了解到,如今廖家瑞養了五百只黃沙鱉和三十多只美國珍珠鱉,就是這些龜科動物給廖家瑞帶來了富足殷實的美好生活!
作為村支書,廖家瑞沒有只顧著自己發財,他心里時時裝著村民,積極引導村民搞種養,對前來討教養殖技術的村民,廖家瑞都會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村民。跟著這樣厚道的支書搞養殖,鄉親們心里特踏實。
廖家瑞指著一個空水池說:這個池準備用來養蝌蚪育青蛙。“您準備養青蛙?”記者好奇地問。廖家瑞爽朗地笑答:“不是,育青蛙來喂蛇。”“一個越南朋友提供了一條養蛇信息給我。目前蛇肉市場行情很看好,這可是一個好門路,我想嘗試拓展這方面的業務。”他告訴記者,現在的政策好了,不用交農業稅,種田還有補貼,農機耕作把農民從田地里解放出來,農民舒展才華的舞臺更廣闊了。
是呀,三農創業天地寬!有國家惠農好政策,有活絡的商業頭腦和敏銳的市場目光,加上辛勤的勞動,農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愿更多廖家瑞出現在廣闊的農村經濟舞臺上!愿更多的廖家瑞用自己的勞動果實換來更多的海馬、寶馬!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