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之前我們報道了蝦農買上霉飼料一消息,目前,有一噸飼料已經被合浦縣工商局暫時封存,這個商標名為“海軒”牌的南美白對蝦料,生產廠家是位于星島湖柯江,由廣東粵海飼料集團廣西飼料有限公司生產,飼料的保質期名為3個月。事發后一個月,蝦農與飼料經銷商和廠家都沒能達成賠償協議,就投訴到了工商部門。 工商部門當時就在三方均在場的情況下,對封存的飼料進行了抽樣送檢。
合浦縣工商局公平交易股股長 岑仁達:當時我們檢查的時候發現這個蝦飼料確實發霉,是在保質期內的,一個是9月4號生產,一個是9月6號,那個蝦飼料還沒有過期。
抽檢結果出來后,工商部門曾先后主持了兩次協調
合浦縣工商局公平交易股股長 岑仁達:檢驗結果出來前后我們都是組織雙方進行調解,我們先后組織了兩次進行調解。
調解的結果是,飼料生產廠家只愿意賠償10萬元,這樣一來25戶蝦農就不樂意了。
合浦縣黨江鎮漁江村委14組生產隊長 王汝強:廠方說給10萬元私了,我認為大家老百姓吃虧太大,我們大家的損失都有67萬,你才給10萬元,老百姓大家肯定不肯的嘛是不是,你如果不是這個飼料出問題的話,大家順順利利養殖那穩妥賺那會有多少錢?但是現在大家有些人吃飯都沒錢買米,幫別人打工。
由于雙方關于賠償的金額分歧很大,此事就被一拖再拖,記者隨后來到了合浦縣工商局了解到,合浦縣消費者權益維護委員會與合浦縣工商局公平交易股都曾介入調解過此事,但是由于雙方分歧很大,無法達成協議。
合浦縣工商局公平交易股股長 岑仁達:廠家這方面愿意承擔責任,但是他也想蝦農這一塊也提供一些數據啊,購買飼料發票、還有統計養殖多少畝、其他使用過程方法等等這些,但是蝦農一直沒有能提供出來,所以這個協調大家意見分歧很大。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生產廠家所要求提供的這些證據,蝦農難以操作的,因為按照慣例,許多蝦農一般都是從飼料店那里賒賬,沒有索要任何票據的習慣,為此,工商部門也給出了這樣的提醒。
合浦縣工商局公平交易股股長 岑仁達:在此我也提醒廣大農民朋友,以后在購買農資產品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一個是要向銷售商索要單據發票,另外一個在使用過程中要保存好樣品,萬一出現什么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由于第一次調解沒達成協議,目前,合浦縣工商局的相關部門打算再征求雙方的意見,可能的話再次組織一次調解,如果調解不成,工商部門只能建議蝦農通過司法途徑進行解決。蝦農與經銷商達不成賠償協議,看來這事還有得爭議下去。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