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說到羅非魚,必定要提到廣東茂名。記者在當地的采訪中,談到當地的羅非魚養殖能人時,高州的張軍土經常會被提到。這位貌不驚人的普通養殖戶,實際上一點也不普通,他不但是養殖戶,還是自學成才的飼料配方師;更令人佩服的是,不論是在什么樣的年景下養羅非魚,他都能賺錢,即使是去年低迷的市道下,他也照樣每斤魚獲利0.8-0.9元。這樣的事情總是讓人充滿了好奇。
三級標粗分養,一年養三造
曾聽一位做飼料的朋友說,“張軍土及其圈內朋友的羅非魚養殖技術,代表了高州地區的最高的水平。”此話不假,即使是純投料養殖,他養1斤魚的平均利潤都在1元左右。今年,在飼料漲價的大環境下,他依然有信心把魚養好、賣好、賺錢。
張軍土養羅非魚,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采用三級標粗分養技術,最多一年可養三造魚。按他自己的設想,他把養殖池塘分為一級標粗塘、二級標粗塘和養成塘。每年的3月、7月、10月收獲成魚,同時在一級標粗塘投放8-9朝魚苗,當魚苗達到12朝時,就可在二級標粗塘進行二次標粗,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殖后,魚苗達到2-4兩時,就可以將全部魚轉到養成塘,全程投喂飼料,最后養成出售。
“這種養殖模式既節省時間,又能提高池塘的利用率,還能提高產量。”雖然三級標粗分養的養殖優勢明顯,然而,張表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這么干,因為這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作后盾。他介紹,當地養殖戶都有標粗習慣,并多以二級標粗為主,標粗后的魚苗大概在9-10朝左右,之后就直接轉到大塘養成。張解釋,二級標粗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下塘的魚苗太小,成活率無法判斷,因此不能準確估算投料量,容易造成飼料和池塘空間的浪費,造成收益降低。
自產飼料,營養明明白白
俗話說“一苗二料三管理”,養殖成不成功,關鍵就看這三點,而飼料在這三者的成本支出中所占比例最大,飼料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養殖成本的高低,也決定了養殖戶的利潤多少。因此,養殖戶在選擇飼料的時候,除了考慮價格因素外,更會重點考量飼料的性價比。
張軍土現有羅非魚養殖池塘670多畝,每年飼料用量超過1000噸,飼料選擇顯得尤為重要。他告訴記者,現在喂養羅非魚全部使用自配料。在多年以前,他也是和其他養殖戶一樣使用配合飼料,期間也試過不少廠家的飼料,效果有好也有壞,養殖成績雖然還可以。但他并沒有滿足,那時侯開始,他就開始考慮“如何將利益最大化”的問題。經過總結,他發現占養殖成本最大的飼料支出,一直掌控在飼料廠家手中,飼料的質量、穩定性、新鮮度全部不在自己的控制范圍內,而這又直接影響養殖效果。“與其依靠別人,不如自己搞定”,現在張軍土使用的飼料全都來自與朋友合股的羅非魚自配料廠正式開工生產。
“用自配料放心,節約成本,營養含量明明白白。”張軍土解釋,自配料的所有原料全部親自采購,產品質量有保證,配方由自己定,在配方單上就可以估算該批飼料的養殖效果;同時還可以根據養殖需要微調配方,管理靈活度增大。經過幾年的實踐,他儼然成為一名自學成才的飼料配方師。
適時出售,利潤穩穩當當
養好魚,更要賣好魚。張軍土認為,把魚養好,不能算成功,只有把養好的魚賣出好價錢,才能算成功。而且賣魚不能固定一種模式,不能僅按照養殖習慣,在約定俗成的時間內出魚,而要根據市場價格靈活調整出魚時間,“價格好的時候,規格小一點的都可以賣;價格不好的時候,把魚養大點再賣,以求利益最大化”,因為不管價格低迷還是高企時期,大規格的羅非魚價格都相對穩定,而小規格的則受市場波動影響,漲跌較為顯著。
2009年,張軍土出售羅非魚成魚近90萬斤、雜魚20多萬斤,平均計算,養1斤羅非魚的利潤為0.8-0.9元。能有這樣的養殖成績,除了跟他高超的養殖技術有關外,還與他對行情的準確判斷有關。特別是2009年下半年,7月開始魚價呈現走下坡路趨勢,1-1.6斤/尾規格的羅非魚塘頭價已經下跌到3.5元/斤以下,而1.6斤/尾以上規格魚的價格則相對保持穩定,在4.2元/斤左右。這時候每斤魚的飼料成本,也比上半年平均增加了約0.4元/斤,產業鏈兩頭共同擠壓養殖利潤空間。在這個時候,張軍土決定從長計議,把魚養成大規格再賣。最后,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