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永寧鎮梅林海區取樣鏡檢時發現,牡蠣幼體發育已至殼頂眼點,數量較多,符合采苗生產要求,請養殖業者抓緊時間投放附苗器。”這是福建省石獅市水技站的一則“牡蠣海區采苗預報”。據了解,今年4月份以來,該市已經進行4次海區取樣和顯微鏡檢,及時為廣大牡蠣養殖戶采苗提供技術支持。
牡蠣是石獅市最主要的水產養殖品種。每年4-5月份,當海水溫度達到20℃-27℃時,為海上褶牡蠣繁殖盛期,也是該市牡蠣養殖戶采苗、放苗的高峰期。水技部門都會對深滬灣牡蠣養殖區進行水樣監測,并發布牡蠣采苗預報。“牡蠣苗種來自天然海區。在采集苗種時,如果提早或推遲投放采苗器,既采集不到足夠的苗種,又會使藤壺等其他非經濟生物大量附著,影響牡蠣的生長以及產量和經濟效益。”市水機站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全市的牡蠣養殖面積是482公頃,主要分布在深滬灣,每年由水技部門提前做海區取樣和鏡檢,將達到生產要求的海域告知養殖戶,而養殖戶主就能輕輕松松采集到豐富的牡蠣苗。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