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記者昨天從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2009年泉州市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已出爐,公報顯示,去年泉州海域海水質量總體良好,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改善,但部分海域受到污染,其中主要污染海域為晉江口和安海灣,主要污染物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
公報同時指出,經治理,青山灣和西沙灣海水浴場水質良好,適宜游泳。而在去年泉州實施調查監測的11個重點入海排污口中,福建煉油廠、晉江東石電鍍集控區、晉江遠東污水處理廠、晉江石獅十一孔橋等4個排污口出現超標排放現象,其中,晉江石獅十一孔橋排污口列排污超標黑名單榜首。
晉江石獅十一孔橋排污口超標排放嚴重
據介紹,去年,泉州實施調查監測的重點入海排污口共有11個,排污口污水年排放總量為3.67億噸,污染物排放總量為4.01萬噸。
排海的主要污染物(指標)有懸浮物、化學需氧量、有機碳、生化需氧量和糞大腸菌群等。出現超標排放情況的排污口共有4個,分別是:福建煉油廠、晉江東石電鍍集控區、晉江遠東污水處理廠、晉江石獅十一孔橋等排污口,其中又以晉江石獅十一孔橋排污口超標排放的情況最嚴重,將對海域環境造成的危害或潛在危害較大。
重點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環境質量方面,晉江石獅十一孔橋排污口、晉江東石電鍍集控區和晉江遠東污水處理廠等三大排污口,因鄰近海域水質狀況不符合所在海洋功能區執行標準類別,泉州其他監測排污口鄰近海域水質狀況均符合所在海洋功能區執行標準類別。
部分貝類體內重金屬超標
公報顯示,泉州海域海水質量總體良好,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改善,近岸海域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75%,同比提高4.2個百分點。
大部分監測指標與2008年基本持平,部分海域受到污染,其中主要污染海域為晉江口和安海灣,主要污染物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
對泉州海域內的貝類進行抽樣檢測,共在16個地方采集樣品,貝類質量總體良好,部分貝類體內銅、鉛和鎘含量超標,所有樣品均未檢出麻痹性貝毒和腹瀉性貝毒。
受去年4個臺風和3個風暴潮的影響,直接漁業經濟損失1522萬元。不過,去年泉州海域未發現赤潮。去年4月和8月,在泉港區后龍鎮和界山鎮部分地區沿岸受到海水嚴重入侵或輕度入侵,入侵程度較去年有明顯減輕。
青山灣西沙灣水質良好適宜游泳
據介紹,去年,泉州市基本完成泉州灣海洋環境生態修復項目,惠安縣青山灣進行了海漂垃圾清理,并建立了長效保潔機制,水質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去年4~10月,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組織對青山灣和崇武西沙灣海水浴場環境質量進行監測,其中前者健康指數為84,達到了“優”水平,比去年的“81”略微提高;后者健康指數為62,達到了“良”水平,比去年的“69”有所下降。兩個海水浴場水質狀況良好,除糞大腸菌群外,各項監測指標均符合一類海水水質標準。
青山灣海水浴場適宜和較適宜游泳的天數共占91%;崇武西沙灣海水浴場適宜和較適宜游泳的天數共占71%,造成不適宜游泳的主要原因均為天氣不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