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省海洋漁業廳廳長趙中社:加強管理 向海洋要資源要空間
省海洋漁業廳廳長趙中社認為向“兩廣”學習,就要學習他們加強海洋管理,向海洋要資源要空間的經驗。
海南是我國管轄海域面積最大的省份,海洋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是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領域,但是海南的海洋經濟卻在全國處于比較靠后的位置,在十二個沿海省市區中,海南排位第十一位。廣東省2009年海洋經濟產值是6800億元,連續十五年居全國第一位,海南是450億元,處于全國倒數第二。造成這一差距的原因很多,這次通過考察,發現廣東多年保持快速的增長速度的重要原因,是他們向海洋要資源要空間的氣魄大、速度快、項目多、效益好!
近年來,海南圍填海雖有一定進步,但是和全國特別是廣東廣西相比差距非常大,廣東是我們的四倍多,廣西是我們的三倍多。分析原因主要有幾條:一是海南的基礎設施和項目少,對圍填海缺乏需求。二是批了以后要么填不了,要么填得慢,去年我們省圍填海批了1024平方公頃,實際只填了280公頃;三是規劃調整滯后也影響圍填海。
面對我省用海滯后的現狀,趙中社結合“兩廣”經驗提出6點想法。一是根據國際旅游島規劃綱要,盡快修編我省海洋功能區劃和市縣海洋功能區劃,同時修編一些專項規劃。二是根據國際旅游島規劃綱要,確立明確的圍填海導向。三是積極主動做好為市縣和企業圍填海的服務工作。四是對于用海問題要求比較緊迫的項目,將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采取靈活變通的方式,解決重點項目用海問題,確保項目上馬不因用海問題而受影響。五是繼續積極做好國家海洋主管部門的工作,爭取主管部門的支持。六是凡是省委、省政府決定的、凡是符合規劃的、凡是項目落實的,不管有多大的困難都義無反顧把用海手續辦下來。
趙中社同時建議我省要加大對海洋漁業基礎設施和產業的投入力度。海洋經濟、漁業經濟空間巨大、潛力巨大,只要有一定的投入,就一定能為我省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發展海洋經濟,也需要筑巢引鳳,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海洋科技隊伍。在沿海十二個省市自治區中,海南是科技人才最為薄弱的省份,急需搭建海洋科技方面的平臺引進人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