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顧澤茂在丹江口均縣鎮魚場解剖病魚。華中農業大學供圖
500畝魚塘大面積死魚的狀況終于控制住了!昨天,說起這件事, 武漢市新洲區汪集街下集村村支書阮新標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顧博士真是神了,手到病除啊。
被阮支書贊為“神人”的是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水產博士、校優秀共產黨員顧澤茂,今年才34歲。
下集村魚塘出現問題是19日的事,村里百余養殖戶的養命之本受到威脅。情急之下,村委會向結對共建單位青山區法院求助,法院轉而向華中農大求援。于是,在魚病防治上頗有名氣的顧澤茂20日上午就隨青山法院干部趕到了出現死魚的魚塘。
熟悉顧澤茂的人都知道,他下塘總是隨身攜帶“三件寶”——筆記本電腦,相機,手術包。這次因為有車接,他還特地帶上了顯微鏡。
就在魚塘邊,顧澤茂熟練地解剖病魚。“魚得了暴發性出血病,這是一種細菌性疾病。前段時間氣溫達38度,立秋后氣溫在32~36度左右,氣溫驟降很容易導致魚病暴發,加上養殖戶不懂用藥,又缺乏科學管理,才導致大面積死魚。”顧澤茂很快找到了病因并拿出了救治方案。
從上午10點到中午12點,顧澤茂一邊解決魚塘問題,還一邊根據具體案例給養殖戶們開起講座。
阮支書說:“我們都是靠經驗和投放魚藥來搞生產,這回是真正開了眼界。”還令阮支書感動的是:“拉他去酒店吃飯他堅決不去,最后就在農戶家吃了點紅薯尖、冬瓜、咸魚,對付了一頓中飯。治魚病包括講課,他一分錢都不要我們的。”
在下集村人看來神奇的事,對顧澤茂來說卻平常得很。而免費的事,他是經常做的:對于基層養殖戶的咨詢、上門診治,魚病防治講座等,他一概免費。但對于上規模的水產企業的求助,則依照專家費按勞取酬。
“7月7日,丹江口均縣鎮;7月10日,天門市水產局;7月23日,黃石市陽新縣……”顧澤茂的《教師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日志》,記錄了他今年暑假下魚塘查魚情的足跡。
翻看這本日志不難發現,僅今年4月底到現在,顧澤茂已經在養殖單位和水產加工單位舉辦講座40余場,甚至6月份他還專門應邀去了一趟拉薩,為剛剛興起淡水魚養殖的藏民作魚病會診。
“養殖戶更多的是直接打電話。因為,每到一個地方,我都在會診現場公布我的手機號。”顧澤茂說,全套的手術器械是為解剖病魚用的,相機可以把魚場的規模拍下來,農戶電話求助時,可以隨時從電腦里調出對應的圖片等資料,給出治療方案。
而華中農大附近的養殖戶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常常拿著病魚直接到學校實驗室點名找顧博士。
勤下基層 免費助農
顧澤茂是華中農大水產學院2000屆畢業生,大三時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畢業后作為選調生在基層當了2年副鎮長。他說,在基層工作后才更了解,廣大農戶脫貧致富需要科技指導,需要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研究。2007年,顧澤茂從中科院武漢水生所碩博連讀畢業后回母校任教,主攻魚病研究。
誰都明白,科研課題、論文對個人收入、晉升的重要意義。顧澤茂卻安之若素地把精力投入到給本科生上好每一節課上,而對基層養殖戶的求助更是盡可能到現場調查、解決。
跑魚塘除了有時要自掏腰包外,耗費更多的是“可以用來搞科研的時間”,但顧澤茂卻微笑著說,魚病研究,論文就應該寫在魚塘。
2008年,顧澤茂應邀到洪湖大同湖魚場治療魚病,發現鯽魚粘孢子蟲病的危害性比過去增大了不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經過近一年的努力,他和所帶的研究生柳陽一起找出了這種粘孢子蟲病防治上的誤區。今年,就這一課題他們連續在國際核心期刊《寄生蟲研究》上發表了兩篇論文,具有更深入的研究成果的另兩篇論文等待著發表。
“魚塘里才是真正出論文的地方”,顧澤茂說,“我可以掌握第一手的資料,而不是僅僅從實驗室里依賴別人的二手甚至三手成果做論文,從生產一線寫出來的論文對生產更有指導意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產人物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