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山田正彥和中國農業部長韓長賦于北京召開會談,會中兩國達成協議,將在強化鰹鮪資源養護管理議題上相互合作。
兩國將加強合作之部分如下:(1)兩國將合作以抑制中西太平洋大型圍網船之無序擴增;(2)中國將不再增加中國漁業公司于中西太平洋之大型圍網船數;(3)日本將在各RFMOs中,藉由轉讓漁獲配額及其它措施,以協助中國解決大目鮪配額不足問題。
中國漁業公司目前實際作業船數為16艘,另外尚有4艘在建造中。該20艘漁船中有部分船只將轉籍至外國,而中國則承諾,包括該等轉籍之漁船在內,未來不會再增加中國漁業公司所擁有的圍網船數。
另一方面,日本將轉讓該國于ICCAT及IATTC等組織之部分漁獲配額給中國,以作為構筑兩國合作關系之條件。
一、解決懸而未決之圍網船問題的第一步
中西太平洋(包括日本周邊水域在內)因大型圍網船遽增,而對鰹鮪資源帶來負面影響,特別是在南太平洋作業的圍網船數,已從2000年的45艘增至2009年的87艘,漁獲量則從90萬公噸增至170萬公噸。增加的漁船大部分和臺灣與中國有所關連,如何阻止其擴增及削減系一大課題。
WCPFC已于前(2008)年通過養護管理措施,決定在3年內削減大目鮪漁獲(混獲)量30%,然日前召開的科學委員會則認為「管理措施仍未臻充分」,并提出擴大資源管理措施之建議。再者,針對圍網的主要漁獲目標─正鰹,科學委員會則提出警告表示,「資源狀態雖然尚為高水平,然卻有下降趨勢」。
據此,本次協議對于鰹鮪資源管理之最大課題─抑制圍網船之增加─而言,意義可謂重大。可預見日中兩國合作關系之確立,將有助于今后在國際談判時的發言力度。
二、今后應關注的焦點
然而,中西太平洋仍存在許多問題尚未解決,例如該如何因應欲將本國周邊鰹鮪資源和經濟發展予以連結的南太平洋島國,以及該如何削減目前已呈現過剩狀態之圍網船等。
再者,在確保漁場日益嚴峻的當下,為強化鰹鮪資源管理,甚至不惜轉讓國家財產─漁獲配額,其結果到底對日本是否有利,則尚待觀察。
三、業界反應
(一)日鰹漁協
石川賢廣組合長表示,在WCPFC水域之大型圍網漁船問題上,孤軍奮戰的日本能獲得中國協助,系重大突破,對于今后WCPFC鰹鮪資源管理而言,亦將是一大助力。雖說為獲得中國的協助,日本不得不轉讓某種程度的漁獲配額,然而,倘配額轉讓后,反而變成中國漁獲輸出時加諸在日本的壓力,則將失去原本的意義,再者,對欲確保漁場的日本而言,或許應考慮將現在未使用的配額交由其它日本船使用,以增加其漁獲量?傊M苌髦靥幚砼漕~轉讓問題。
(二)海外圍網協會
中前明會長表示,為達成鰹鮪資源永續利用之目的,日本已長年未增加海外圍網船數。而WCPFC亦通過不得再增加漁獲努力量之決議。因此,本次雙方能共同合作并朝前述目標邁進,其意義十分重大,并值得予以高度評價。
(三)全近鰹協
納富善裕專務表示,為了鰹鮪資源之永續利用,該協會持續訴求應減少中西太平洋大型圍網船數。本次雙方能就抑制圍網船無序擴增之問題及中國不再增加船數達成協議,系向前邁出一大步且值得肯定者。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