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體型巨大的轉基因三文魚
雖然很多美國人宣稱不愿食用“轉基因食品”,但在美國市場上,各類轉基因食品可謂比比皆是。比如,為抵抗各種病蟲害,美國市場上絕大多數玉米、大豆和棉花都是轉基因作物。今后,一種體型碩大的轉基因三文魚也將走上美國人餐桌。
眾多美國農場主和種子公司負責人聲稱,采用轉基因技術能大大提高作物產量,降低食品價格,從而解決全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糧食危機。美國政府強調,凡是其批準上市的轉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無害的”,與普通方法培養的農作物沒太大差別。
美國市場上的轉基因食品出現于1996年。到今年晚些時候,美國市場上大約5%農產品都將是轉基因作物。預計有70%的玉米系轉基因種子培育而成。與此同時,美國市場上的轉基因大豆比例更高。不過,有關轉基因作物可能帶來某種危害的說法仍無定論。
一些轉基因農產品生產廠家表示,過去15年來的經驗表明,轉基因作物沒有對人體健康產生明顯影響。不過,反對轉基因食品的團體則表示,轉基因食品的潛在危害不容忽視,因此還需要開展更多更深入研究來證明這種人為改造的農作物安全無害。
巴西圣保羅基因科技協會統計,2010年全球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達1.48億公頃,同比增長約10%。其中,美國和巴西兩家的轉基因玉米、大豆和棉花的種植面積總和將近1億公頃。目前,48%的轉基因作物在發展中國家種植,但發達國家正在“迎頭趕上”。
分析人士指出,在全球范圍看,由于轉基因技術應用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對其潛在的風險評估很難開展得十分充分,因此從審慎和保守的角度出發,在全世界范圍內關于應用轉基因技術所生產出來的食品是否安全,依舊是個爭議性極大的話題。
中國著名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指出,轉基因食品的風險在于潛在的基因污染、增殖、擴散及清除途徑不確定等因素,因此一旦轉基因生物出了問題根本無法控制。他認為轉基因食品對于人體是否有害需要長的時間考察,至少經歷兩代人才能得出結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