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卷港,工人們在將已經腐爛了兩個月的魚類分離處理。 |
|
彌天腥臭籠罩漁港
石卷港的岸邊,本來是一溜兒的漁行。昔日,這里往來的水手輪渡川流不息,大量的活鮮水產從船艙里搬出來,在漁行里凍起來,發往日本各地。
而今,一切都變了。幾乎所有的漁行都面目全非,只能約略看見殘破的招牌。橫七豎八的鋼架下邊,再也不見半點鮮活的氣象,帶著銹跡的污水流在地上。
每間漁行里,都有魚蝦腐爛的味道。而在一座碼頭旁邊,工人們正將漁行倉庫里翻出來的盒裝魚蝦重新分揀。小型貨車把一盒盒的海貨堆在路邊,工人們將濕透了的包裝盒扒開,取出里面已呈糜狀的魚蝦拋在一旁,然后將外包裝放在一起。魚蝦等可以降解的物質單獨處理,外包裝可能要被焚燒掉。
“小紙盒里的往往是蝦或者帶魚,大的泡沫包裝箱里通常是翻車魚等大一些的魚類。”一位工人說。這些曾經的珍饈美味,如今成了垃圾。工人們說,海嘯之后,石卷港大多數沿海漁行都沒能逃過劫數。房舍被摧毀之后,冷庫里的魚蝦卻保存了下來。由于電源斷了,無人過問的魚蝦漸漸變質,造成了如今彌漫在海港上空的腥臭味。
修復尚需兩三年
小池幾世先生是小池漁業的一位管理人員。他們的漁行和漁船,在這次海嘯中同樣遭受了損失。如今,作為石卷漁業復興協會的一員,他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非常重。
小池告訴記者,每天從各家漁行里清理出的變質魚蝦多達500噸,“很多店員都在海嘯中遇難了,我們無法得知庫存的確切數量。粗略估計,僅是庫存魚類的損失,就在5億日元左右吧。”
僅僅將石卷港變得清潔顯然遠遠不夠。即便所有的漁行都能得到重建,石卷港的元氣也難以盡數恢復。小池說,最難以捉摸的是石卷港的地勢。這次強震海嘯的破壞力之大令人震驚,海水摧毀了漁行,而地震造成了石卷港地面下沉,這才是最大的隱患。
“這不再是那個安全的碼頭了。”小池先生告訴本報記者。由于地面下沉,靠岸的漁船有可能會出危險,因此要想完全恢復碼頭的功能,必須在建設部門測量后進行完全的重建。而這個過程,或許會持續兩三年。
最難重建的是信任
初夏時節,原本是石卷港最為繁忙的時光。每年的這個時候,石卷港的水手們會亢奮得徹夜不眠。在有些地方,還會出現幾十條船、數百人共同參與的大規模圍捕,巨大的漁網在海底漸漸收緊,成噸的玉筋魚被拉到甲板上,裝進魚艙里。更有善于生吃海鮮的水手,就在船上享受第一份鮮美。
但如今他們的工作,不再是撫摸這些活蹦亂跳的魚兒,而是和黏稠的腐臭漿液打交道。他們無法計算自己的收入,卻必須清點自己的損失。
小池說,眼下的困難固然相當大,但最難重建的,是人們對石卷港,以及整個日本災區漁業的信任。“因為核輻射的陰影,很多國家都禁止漁船前往日本沿海捕魚,石卷港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外國漁船了。”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多個方面,首要的或許是珍惜船員的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或許是他們不再信任石卷港這片海洋,以及這里的水產。只因福島的核廢水,的確排進了海里。
臨別時,小池幾世提到,地震前有五六百名來自青島和煙臺的中國研修生在石卷港服務,現在他們都回去了。“我希望有一天能夠再見到他們,在新的石卷。”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