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幼體選優與布池 受精卵發育到初期耳狀幼體后,健壯、發育良好的幼體在靜水中分布于池水表層,畸形、不健康或死亡胚體則多沉于池水底層,利用幼體這一特點,清除質量差、死亡的胚體和其它污物,讓健康幼體在池內繼續培養,即為幼體選優過程。
1.選優的方法
(1)虹吸法:就是依靠水位差的壓力,用一根內徑3~5cm的橡膠或塑料虹吸管,將幼體由孵化池吸入培育池內。虹吸前,先將孵化池停止增氧靜置半小時左右,將池底畸形不健康和死亡胚體及污物吸出池外,然后微量增氧并攪池,進行計數,按照計劃的布池密度,將幼蟲吸入培育池。譬如孵化池和幼體培育池容積均為10m3,孵化池內幼體密度為5個/ml,計劃初耳幼體培育密度為0.5個/ml,則從孵化池內吸1m3水移至一個培育池即可,也就是說,一個孵化池內的幼體平均要分到10個培育池內。虹吸前要先向培育池注入可蓋住池底的清水,以免幼體吸入培育池過程中與池底磨擦受傷。在整個虹吸過程中,要不斷輕輕攪動孵化池水體使幼體分布始終處于均勻狀態,以保證吸入各培育池內幼體數量準確。
(2)拖網法:用260目篩絹制成的拖網將上浮于水表層的幼體拖入培育池。網箱長度與孵化池寬度相當,高20~40cm。具體操作時,先停止增氧,待幼體上浮后用網在池水表層來回緩慢拖動,使幼體密集入網內,然后將網口輕輕提起,網底不離水面,將網內集中的幼體帶水舀出,如此反復進行多次,當觀察到池內幼體基本沒有時即可停止。把從孵化池內拖出的幼體移入事先備好的水槽中,計數后按預定的幼體培育密度再移入各培育池。也可按大致數量直接移到若干個已加入水的培育池內,在培育池內計數。用此法拖選幼體,避免了水流的沖擊,幼體不易受傷,還由于避免了將孵化池中的不潔凈海水帶入培育池,從而保持了培育池的水質清新。
(3)網箱濃縮法:將孵化池內含有幼體的水用虹吸的方法吸入網箱內,使水通過網箱流出,幼體濃縮滯留于網箱內。網箱用260目篩絹制成,先將網箱系在相應大小的網箱架上,網箱架大小與形狀依下水道寬度等情況而設計,一般為圓柱形或方形。操作時將網箱放在玻璃鋼或塑料槽(盆)上,但網箱上端要高于槽的上沿,以免幼體隨水溢出。用網箱濃縮時水流不能太急,并且還要不斷抖動網箱,以免幼體在急流沖擊下大量貼網而損傷。還要隨時用玻璃杯取樣,觀察箱內幼體密度,當幼體在箱內集中到一定數量后,應及時從網箱內舀出,移入培育池。用此法選育易損傷幼體,但因沒有孵化池不潔凈海水的帶入,也保證了培育池的水質清新。
(4)直接在原孵化池培育:若受精卵布池密度不大(1個/ml以下),并且是用人工授精法授精,孵化水較潔凈,且孵化率正常,也可不必將幼體選入它池?上韧V乖鲅跏菇】涤左w上浮,將池底不健康幼體和死亡胚體以及污物吸凈后,再靜置半小時使健康幼體全部上浮,然后將下層池水放掉1/2~2/3,再次加注新水后直接進入幼體培育階段。
2. 幼體培育密度
主要指初耳幼體布池時的密度,培育密度的大小,直接影響幼體的生長發育和育苗效果。若布池密度過大,幼體易出現生長緩慢,畸形個體增加的現象,培育4~5天后,常會出現幼體畸形、胃萎縮甚至潰爛的現象。當然,密度太小又不利于充分利用培育水體。多年的實踐證明,培育密度掌握在0.5個/ml左右為好,到變態附著前,健康幼體密度有0.1~0.2個/ml就足夠了。在適宜的密度范圍內,密度越小,幼體發育越快,生長幅度越大,成活率和變態率越高。
(二)餌料投喂 當刺參幼體發育至初耳幼體時,消化道已經貫通,即可開始投餌。
1.餌料種類 (1)單胞藻餌料 浮游單胞藻是刺參幼體最適宜的餌料。通過多年的育苗實踐,從不同餌料育苗效果的比較分析中,篩選出了比較適合刺參幼體的幾種單胞藻餌料。
1、最適餌料:主要是角毛藻和鹽藻。角毛藻個體小,懸浮性強,細胞壁薄,幼體對其消化、吸收能力強,其適宜繁殖溫度與耳狀幼體培育水溫相似,并且培養方法較簡單,易于大批量生產,可以滿足大水體人工育苗的需要。鹽藻個體較小,無細胞壁,只有細胞膜,易消化,其適宜的繁殖水溫與耳狀幼體的培育水溫也相吻合,并且鹽藻的營養價值極高。投喂這兩種餌料的幼體生長發育迅速,成活率和變態率高。
2、適宜餌料:包括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中肋骨條藻等。這幾種單胞藻個體小、活力弱、宜高密度、大面積培養。耳狀幼體對其消化、吸收能力不及角毛藻與鹽藻,顯微鏡下經常見未被消化的完整藻體排出體外,但仍有相當數量的藻體被消化吸收,胃液顏色正常,幼體的生長發育較快,成活率和變態率仍可達到較高的水平。這幾種單胞藻生長繁殖的最適溫度為14~18℃,與育苗前期水溫相吻合,因此是刺參育苗前期和控溫育苗期間耳狀幼體的重要餌料來源,可單獨投喂,但與角毛藻和鹽藻搭配投喂效果更好。
3、慎用餌料:主要是金藻類,如湛江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3011等。耳狀幼體攝食這幾種餌料后,消化能力弱,攝入后大多呈完整藻體排出體外,且胃液色淡。幼體以攝食金藻類為主時,往往前期生長發育尚可,但從中耳幼體期開始,幼體胃容易出現萎縮甚至糜爛的現象。故此類餌料不宜長期單獨投喂,但與鹽藻、角毛藻搭配投喂效果很好。
4、不適餌料:除上述幾個品種以外的其它常見單胞藻多為不適餌料,如扁藻、小球藻、微綠藻等,使用效果最差。
(2)代用餌料 在人工育苗室中往往單胞藻餌料不足(亦可以先用“單胞藻生長素”培養),適當搭配代用餌料,同樣可以取得好的育苗效果。目前常用的代用餌料主要有海洋紅酵母、“破壁酵母”、“生物多糖”、鼠尾藻等大型海藻磨碎液等。
海洋紅酵母個體小,一般3~6 um,懸浮性強,不易下沉,有利于幼體攝食。耳狀幼體攝食后,酵母細胞在胃內分布均勻,能隨胃液的流動而不停地旋轉,在胃與腸交界處,酵母細胞體輪廓不清,相互粘連成團,明顯已被消化。喂單胞藻輔以海洋紅酵母,可加速幼體生長,提高變態率。在育苗生產中,有的育苗場單純投喂海洋紅酵母有時也可獲得較好的培育效果,而大多情況下單獨投喂難以取得育苗成功,究其原因,可能與不同海區或同一海區的不同時段水中所含理化因子與天然餌料的豐度及種類的不同有關。
“破壁酵母”、“生物多糖”個體大小為5~10um,在增氧或攪池的情況下,能長時間懸浮于水體中,幼體易于捕食,并且消化、吸收也較快。
2.投餌量 不同發育階段的幼體,對餌料的需求量不同,同一發育階段的幼體攝食不同品種的餌料,投餌量也不完全相同。
投喂單胞藻餌料,初耳幼體每日投餌2~3次,日投餌量2萬個細胞/ml左右;中耳幼體每日投餌3~4次,日投餌量2~3萬個細胞/ml;大耳幼體每日投餌4~6次,日投餌量4萬個細胞/ml左右。
代用餌料的投喂量,根據與單胞藻量的搭配比例靈活掌握。一般日投喂量,海洋酵母3~5ml/m3水體(密度為100×108個/ml),“破壁酵母”、“生物多糖”為1~2g/m3水體。鼠尾藻磨碎液要預先處理,粉碎機粉碎后,用200目篩絹過濾處理后投喂,日投喂量為2~4g/m3水體。
在生產上,投餌量可通過鏡檢幼體胃的飽滿度和培育池水中的殘餌量具體掌握。一般來說,投餌前取樣觀察,幼體胃內有1/3~1/2空間有餌料,胃液色濃,胃形飽滿,表明投餌量合適。若發現幼體胃內餌料量減少,胃液色淡,則表明餌料缺乏,需加大投餌量。或投餌前在10×10倍顯微鏡下觀察培育水體單胞藻量,一個視野有1~3個餌料細胞,表明投餌量適宜,可維持原量,若水中基本見不到餌料,則說明投餌太少,反之則是投餌過多。
3.投餌注意事項 (1)注意餌料質量 投餌前必須針對以下幾方面的質量標準進行鏡檢,符合質量要求的餌料才能投喂。
1餌料濃度:一般來說,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的密度要在200萬個細胞/ml以上,角毛藻、鹽藻、金藻的密度要達到100萬個細胞/ml以上。單胞藻密度過稀,一般不宜投喂,即使投喂的話,也不能單純為了達到要求的餌料數量而投大量藻液。日投喂藻液量一般不應超過培育水體的5%,因為藻液中存在對幼體有害的物質。
2原生動物的污染情況:質量好的單胞藻餌料基本無原生動物或原生動物極少,在10×10倍顯微鏡下,一個視野面原生動物不超過3個。若原生動物污染嚴重,則表明餌料質量低劣,盡量不喂或少喂。
3藻液新鮮度:新鮮餌料藻體生長正常,無沉淀,無結塊,無老化藻體。若在水泥池正常情況下培養,從接種開始7~10天后仍未投喂的話,要加新水繼續培養,以避免老化。長期放置的老化藻種,即使密度很大、無污染,也不宜使用,因為老化藻種往往有危害刺參幼體的生物毒素存在,大量投喂可導致耳狀幼體爛胃。
(2)注意餌料的營養搭配
多種餌料搭配好于投單一品種餌料。有試驗表明,兩種以上適宜餌料混合投喂比單純投喂其中一種餌料出苗率提高2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多種餌料的混合投喂使單一餌料間的營養缺陷得以相互補充,更好地滿足了幼體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如“海參多維”、“免疫促生長素”、“快大壯”、“海參復合預混料”等。
(3)注意投餌方法 以少投勤投為宜,若一次投喂量過大尤其是不易消化的餌料投喂量過大,極易引起幼蟲胃萎縮、潰爛。
(三)水質管理 水質管理的目標,就是根據刺參幼體對各項理化因子的需求,采取適當措施,使水環境控制在適宜幼體生長發育的最佳水平。
1、換水 換水是改善水質的最常用、最直接的辦法。
(1)換水方法 目前換水起始時間和換水方法多種多樣。大多在初耳幼體入池時,培育池先加水約1/2,幼體入池后的前2~3天內,由于水質比較新鮮,投餌量與幼體代謝產物少,每天只添水不排水,逐漸加滿池后再開始換水。也有的在初耳幼體入池后第二天即開始換水。還可以采用流水培育法,即從初耳幼體入池后,從培育池一端進水,從另一端排水,但在投餌后數小時不能流水。排水時通常用網箱、濾鼓和過濾棒等工具。
A、網箱換水 網箱以200目或260目篩絹制成,形狀多為方形。網箱的高度以高出培育池水面10cm為宜,邊長50~60cm。網箱框架可以硬質塑料管或鋼筋焊接而成,框架規格略大于網箱規格。將網箱放入培育池一邊,插入虹吸管后往池外吸水。
B、濾鼓換水 濾鼓用直徑20~25cm、長25~30cm的塑料管制成,兩邊封扎上200目或260目篩絹,管中部插入一直徑3~5cm的細塑料管,在細管上插入軟管后往外吸水。
(2)換水量 一般每日換水1~2次,前期每次換水量為培育水體的1/4~1/3,后期每次換水量為培育水體的1/2左右。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視水質狀況適當增減。流水培育法,因流水時間較長,流速緩慢,幼體貼附篩絹壁上的情況不嚴重,能減少幼體的機械損傷,前期日流水量可控制在100%左右,后期增至100~200%。另外,若投喂代用餌料較多,易敗壞水質,則應適當增加換水量。
2、增氧與攪池 在靜水條件下幼體易長時間大量密集于水的表層,易造成局部水體水質條件惡化,導致幼體發育不良。因此通常采取增氧和攪池的方法,既可保持幼體在池內均勻分布,又補充了池水中氧的消耗。
按池底面積計一般每2~3m2布一個散氣石,連續增氧,鼓起的氣泡要細小,氣泡石應在80目以上,使水面呈微波狀即可。忌增氧量過大,否則易沖起池底沉積的污物,敗壞水質,還能使幼體上下劇烈滾動,造成損傷。同時,氣量過大,幼體還容易吞食氣泡,發生氣泡病,造成幼體死亡。
若培育水體不大或幼蟲密度較小,也可不增氧,采取攪池的方法。一般每0.5個小時攪池一次,用攪耙在池水的中、上層輕輕攪動,使幼體分布趨向均勻。也可攪池和增氧相結合進行。
3.吸底和倒池 幼體新陳代謝產生的排泄物、老化沉積的殘餌、死亡幼體殘骸、海水中懸浮物質的沉積以及培育池中繁生的原生動物、底棲生物等,長時間大量沉積很容易敗壞水質、孳生細菌。一般采取吸底和倒池的方法清除,還可以用“底質改良劑”、“水易修”進行處理,節省吸底和倒池的次數和時間。
(四)幼體發育正常與否的檢測與判定 浮游階段幼體生命力脆弱,屬于死亡高峰期,發育正常與否,直接影響到育苗生產的成敗。幼體發育正常與否的判定,可參照以下指標:
1、體長增長 耳狀幼體的正常體長范圍,初耳幼體450~600um,中耳幼體600~800um,大耳幼體800~1000um。日體長增長平均為50um左右,若明顯低于50um,則屬不正常。
2、外部形態 耳狀幼體左右對稱,前后比例適宜。幼體臂隨著發育,日漸粗壯、突出、彎曲明顯,否則為畸形幼體,多易夭折。
3、胃的形態 耳狀幼體胃的正常形態為梨形,豐滿,胃壁薄、清晰、透明,胃液顏色較深,顯微鏡下可見餌料隨食道有節律地收縮不斷進入胃內,經消化的餌料,由腸道排出體外。若胃壁增厚、粗糙,胃形狹窄萎縮,模糊不清,或較長時間空胃,應立即分析查找原因,否則將迅速惡化,甚至在短時間潰爛。
4、水體腔發育 初耳幼體胃的側上方有一圓囊狀體水體腔,到了中耳幼體變為拉長的囊狀并分為前后兩個腔,隨著幼體不斷發育,后面的一個腔逐漸形成半環狀構造,圍繞在食道周圍。大耳幼體水體腔出現2~3個凹,凹面向著食道,凸面向外側。發育至大耳幼體后期,出現指狀五觸手原基和輻射水管原基。若水體腔發育遲緩或不發育,則屬不正常。
5、球狀體出現 大耳幼體后期,軀體兩側出現大小相似、對稱透明的5對球狀體。若球狀體大小不一,或始終發育不到5對,則表明幼體發育不正常。
6、樽形幼體 大耳幼體末期,幼體急劇縮短為原體長的1/2~1/3,身體由透明逐漸變為不透明,此時球狀體仍清晰可見,幼體出現5條明顯的纖毛環。
7、五觸手幼體 此期主要特征是5個指狀觸手可以從前端自由伸出。樽形幼體和五觸手幼體之間持續時間不長,一般1~2天,只要耳狀幼體發育變態正常,樽形幼體和五觸手幼體多數能變態為稚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