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天上午,記者從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2011年全省漁業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全年累計回捕增殖資源3.7萬噸,回捕產值17.7億元,實現毛利10.7億元。
據介紹,2011年山東省養殖優勢特色品種規模進一步擴大。刺參、鲆鰈鰨、對蝦等海水養殖十大優勢品種產量218萬噸,占海水養殖產量的比重達75.6%。淡水養殖特色優質品種中,烏鱧、河蟹等名優品種規模擴大,產量分別達到了12.1萬噸和2.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4.2%和27.8%。
漁業資源增殖效果明顯。全年累計回捕增殖資源3.7萬噸,同比減少16%;回捕產值17.7億元,實現毛利10.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和12%。從我省增殖四大品種看,基本呈現“產量減、效益增”態勢。其中:中國對蝦、日本對蝦、海蜇和梭子蟹分別回捕2930噸、542噸、19169噸和11966噸,同比分別減少23%、14%、23%和9%;由于捕撈價格普遍上揚,產值同比分別增長-8%、6%、7%和20%。漁業增殖資源成為維持近海捕撈業平穩發展的重要因素。
同時,漁業品牌培育卓有成效。品牌培育力度加大,黃河口、萊州灣、微山湖等水產品地理商標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逐漸提升。全年山東十大漁業品牌水產品產值可達400億元,約占漁業總產值的40%。其中海參產量7萬多噸,產值可達160億元。另外,水產品噸價再創新高。預計全年漁業總產值1000億元,水產品噸價達12300元/噸,同比增長13.8%,水產品均價格可達6.15元/斤。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