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媒體29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在距離日本近1萬公里外的美國西海岸發現了攜帶日本福島核電站核輻射物的藍鰭金槍魚。這是科研人員首次發現大規模遷徙魚群將核輻射物帶到如此遠的距離。
東京電力公司29日稱,該企業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周圍半徑20公里范圍內捕撈海魚并進行檢測,測出的放射性銫最高濃度達每千克樣本1880貝克勒爾,超標18倍。
紐約州立大學斯托尼布魯克分校的尼古拉斯·費希爾去年8月帶領研究小組檢測加州圣迭戈海岸捕獲的藍鰭金槍魚體內輻射物水平。美聯社28日報道,研究團隊在15個藍鰭金槍魚樣本里都發現了放射性物質銫134和銫137,其含量是同類魚去年所攜帶量的十倍。
科研人員并分析了在太平洋東部活動的黃鰭金槍魚和在日本核泄漏發生前就向加州遷徙的藍鰭金槍魚,他們在這兩類魚身上都沒有發現銫134,只不過發現了因上世紀60年代核武器試驗而殘留的極少量銫137。科學家明確判斷加州海岸藍鰭金槍魚身上的放射性物質來自福島核電站。
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泄漏后,該國海域的一些小型魚類和浮游植物體內放射性物質含量增加。但是,科學家未想到更大魚類也會受到影響,他們認為大型魚類在環游世界的過程中,身上所攜帶的放射性物質會逐漸消失。
美聯社28日援引費希爾的話報道:“坦率地說,我們有點兒震驚。”費希爾說,“那是一個大洋。魚群穿越太平洋,仍然保留放射性物質令人相當驚訝”。
美聯社的報道稱,雖然此次發現美國加州海岸部分金槍魚體內放射性銫含量相比去年高很多,但是這個含量仍然遠遠低于美國和日本政府規定的食品安全標準含量。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是世界上體型最大和速度最快的魚類之一,體長可達3米,體重可超過450公斤。它們在日本海岸附近繁殖,然后向東遷徙到加州和墨西哥沿岸海域。
東京電力公司29日宣布,該企業于今年3月至5月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周圍半徑20公里范圍內捕撈海魚并進行檢測,結果測出的放射性銫最高濃度達每千克樣本1880貝克勒爾。有13種魚超過日本政府規定的每千克魚肉含放射性銫不超過100貝克勒爾的新標準。
在去年進行的調查中,東京電力公司曾從事故核電站附近的海魚體內最高測出每千克3000貝克勒爾以上的放射性銫,此次檢測結果顯示事發地點周邊的魚類體內所含放射性銫依然保持很高濃度。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