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藥管局要求下架的包括多種5月1日前進口美國的新鮮、罐裝和加工貝類海鮮產品,當時美國首次把這些產品從州際認證海鮮貨品的名單中刪除。
有些分銷商已經從銷售網絡中取消了這些產品,不過藥管局說,并非所有商家都遵守規定,他們發出警告,是要確保所有分銷商和食品服務商都了解此事。
韓國駐華盛頓使館并未置評。
藥管局說,美國已有至少四個人因為吃了韓國進口的海鮮而病倒,三例發生在去年10月,還有一例是在12月。
該局聲明說:“這些海產品和用它們加工的食品因為接觸人體排泄物,受到了諾如病毒的污染。”
諾如病毒是一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的病毒,主要存活于受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尤其是海產品里。生食牡蠣等貝類海鮮是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人感染后常出現腹瀉、發熱等癥狀。
新加坡未發現
進口韓國海產受污染
新加坡農糧獸醫局回應本報詢問時說,該局定期檢驗包括來自韓國的食品,以確保食品符合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和要求。至今,農糧局對韓國海產樣品檢驗的結果良好,并沒有發現海產含有糞便或諾沃克病毒(Norovirus)。
農糧局也強調,無法達到嚴格標準的貨物將不得出售,而且必須銷毀。農糧局將繼續留意和檢驗包括韓國出產的海產品,以確保食品安全。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