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芬蘭阿爾托大學研究人員日前研發出一種新型海水淡化系統,該系統直接利用海浪能,實現了使用新能源低成本淡化海水的目標。
據介紹,該系統主要包括一個海浪能量轉換器和一個反滲透設備。其工作原理是:安裝在海水中的能量轉換器對海水加壓,使海水通過管道輸送到陸地上的反滲透設備中,反滲透作用將鹽分從海水中去除,進一步后續處理則確保生產的淡水適于飲用。
阿爾托大學的可行性研究結果表明,該套系統的最大淡水日產量約為3700立方米,每立方米淡水生產成本可低至0.60歐元(1歐元約合1.36美元),成本與目前利用其他能源的海水淡化方法幾乎持平。
研究人員表示,該系統適用于海浪能豐富又存在大量飲用水需求的沿海地區,如美國西海岸、非洲南部、澳大利亞、加那利群島和夏威夷等地。
據聯合國水機制組織預計,到2025年,世界上將有18億人口生活在缺乏飲用水的地區。與此同時,全球化石能源漸趨枯竭,環境污染日益加劇。阿爾托大學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新技術有助于緩解飲用水缺乏,還為利用清潔能源開辟了新途徑。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