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6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這是一種長4.8米,重量可達900磅(約合408公斤)的巨大鱷魚,屬于森林鱷(Dyrosauridae)。它們擁有鈍狀的吻,咬力驚人,以巨大的龜類和蛇類為食。在恐龍滅絕幾百萬年之后,有一種森林鱷科物種在遠古熱帶雨林中活躍起來,如今它擁有了自己的拉丁文學名。
這種史前鱷魚被命名為Anthracosuchus balrogus,其種名來自托爾金奇幻小說《魔戒》中中土大陸的炎魔(Balrog)。炎魔是“黑影與火焰的生物”,站起來有人類的三、四倍高,潛伏于摩瑞亞地下深處的礦坑中。
佛羅里達自然歷史博物館古脊椎動物館副館長喬納森·布洛赫(Jonathan Bloch)說:“與炎魔這種巨大的怪物一樣,Anthracosuchus balrogus也是在一處礦坑深處被發現的,它在南美熱帶地區的巖石中沉睡了6千萬年!
在哥倫比亞北部化石豐富的Cerrejón煤礦中,同一個巖層出土了4個這一新物種的化石標本。此前,科學家在同個煤礦中發現了許多大型龜類的化石,這些龜具有像大部頭教科書一樣厚的背甲;此外,科學家還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蛇類——泰坦巨蟒(Titanoboa)的骨架,長度達到14.6米。
據介紹,Anthracosuchus balrogus是在Cerrejón煤礦發現的第三個新的遠古鱷魚物種。另一物種瓜希拉冥河鱷(學名:Acherontisuchus guajiraensis)的描述發表于2011年的《古生物學》(Palaeontology)雜志上。它們同屬于森林鱷科。
這些巨大的鱷魚起源于非洲,在7500萬年前渡過大西洋來到南美大陸。在6500萬年前那次恐龍被橫掃一空的大滅絕事件中,它們奇跡般地存活下來。一些森林鱷科物種,如Anthracosuchus balrogus,逐漸適應了淡水生態系統,如Cerrejón地區的熱帶雨林。在6000萬年前,這里的氣候比今天溫暖潮濕得多。
“這組化石提供了動物如何在大滅絕或其他災難事件中幸存下來的線索,”研究作者、德國哈雷-維滕貝格大學的博士后研究人員亞歷克斯·黑斯廷斯(Alex Hastings)說,“我們今天面臨著愈加溫暖的氣候,了解過去的動物如何應對變化是很重要的。在Cerrejón發現的森林鱷科種類適應了變化,很好地應對了難以置信的困難,這些對研究現生鱷魚的適應能力提供了借鑒。”
亞歷克斯·黑斯廷斯及其同事對A. Balrogus的描述發表于上個月的《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雜志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